他自然不會讓房俊辭官、淡出中樞,雖然這棒槌幾次三番與他唱反調,氣得他五臟俱疼、六腑串氣,可他不傻,知道這朝堂之上到底是誰真心實意的支持他,而他之所以能夠登上皇座、在這太極殿揮斥方遒又是賴誰之功。
只好看向李孝恭。
李孝恭一直沒開口說話,待房俊站出來態度強硬予以質問,他便一觀察李承乾的神色,此刻正好與李承乾看過來的目光相觸,馬上站起身。
“諸位,妃嬪晉位乃陛下家事,陛下自可一言而決,卻是未能料到影響居然如此深遠。以我之見,此事不妨暫時擱置,容后詳細討論、商議,拿出一個各方認可、確鑿可行之方案,再頒布詔書、明示天下。諸位,不知意下如何?”
房俊即刻附和:“郡王之言,老成持重,正該如此!”
看似拖延時間、暫緩矛盾,但看得出來宗室也不贊同陛下的做法,此刻以轉圜事態之借口將此事壓下,可事后各方該反對的依然會反對,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他一開口,馬周、崔敦禮等人一起跟上。
對于那些并未攸關切身利益的官員,能夠以如此平和的方式收場自是最好不過,亦是紛紛附和。
劉洎堅持支持陛下,此刻陛下不開聲明顯已經退縮,心底暗嘆一聲,不復多言。
最終,只剩下態度強硬表示反對的御史臺。
所有目光都匯聚過來,陛下于御座之上俯視,劉洎在一旁虎視眈眈,房俊目光玩味,李孝恭眼神深邃……
劉祥道這一刻尷尬極了。
原本正是借助此事揚名立萬的好時機,事先已經縝密推演、詳盡謀算,確保萬無一失,可誰料最不應該站出來反對的房俊卻站了出來?
以房俊與陛下這段時間以來所表現出來的齷蹉、分歧,君臣之間已經出現了巨大罅隙,房俊難道不懂得適可而止,不要徹底激怒陛下嗎?
然而無論事先如何謀劃,現在的局面都讓他很難掌控。
跟著房俊一起反對陛下絕對不行,因為李孝恭的出現已經穩住局勢,此事擱置便等于挽回了陛下顏面,他這個御史大夫再繼續反對,很容易導致穩住的局勢再度崩潰,將陛下陷入不得不二選一的境地:要么罷免房俊、晉升沈婕妤,要么當眾承諾沈婕妤止于昭儀之位。
顯然,兩個選擇都不行。
贊同陛下,亦或附和李孝恭,則予人毫無主見、隨波逐流之感,這對于一個御史大夫來說極其致命。
加上之前“叩闕”事件當中的表現,幾乎可以宣告御史大夫生涯的提前終結……
可當他對上陛下的目光,終于還是不得不妥協。
“河間郡王之建議甚好,既然晉位昭儀之事干涉重大、影響深遠,自當謹慎為之、多方權衡之后,再做決斷。”
沒辦法,雖然他最忿恨世人稱呼他“帝王鷹犬”,但無可辯駁的事實是——他的確是“帝王鷹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