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現在全國各地都干旱,缺糧食,靠上面補助,那得等到什么時候,能夠補助多少,自己就是種地的,不能給國家上交糧食,反而還要伸手向國家要,這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大家都同意節省下自己的口糧當作種子去種植紅薯和土豆。
這樣,大奔村第三生產隊集體糧食只夠吃一個月后,這一個月,也是在很節省的情況下。
他們把每日三餐改成每日兩餐,而且每一餐,量比之前的要少。
很快就到了農忙季節,紅薯和土豆種了以后,就開始種稻谷。
但是之前培育的那些秧苗,全部都被蝗蟲吃了,上面說盡快給他們發種子下來。
大奔村的農忙滿懷希望的盼望著上面趕快把稻種送下來,讓他們趕快重新育苗,還來得及把育苗栽上。
可是一天過去,兩天過去,一個月過去了,育苗還是沒有送來。
聽說因為其他地方早沒有糧食吃了,種子也被一些人拿去吃了。
大奔村也面臨斷糧的境地。
這時候,曾建明,蘇瑾瑜的對象突然提出來要結婚。
柳玉蘭:“你們家這個時候提出來要結婚,恐怕有點不合適。”
曾母:“怎么不合適了?這是之前早就定下來的日子。”
之前,之所以訂下在農忙季節結婚,曾母想的是,這時候把蘇瑾瑜娶過去,那就可以趁著農忙讓她多賺點工分,沒想到因為蝗蟲災,農忙季節也沒什么事做,也就沒什么工分掙。
本來大家這個時候的注意力都在糧食上,考慮接下來怎么辦?所以結婚的事情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但是曾父曾母的腦回路卻與眾不同,他們想的是,如果這個非常時期結婚,一切從簡,蘇家是不是就不要彩禮了。
因為之前說好的彩禮是一百塊錢。
這個時候這么困難,都快吃不上飯了,他們曾家按照規定時間來商量兩個孩子結婚的事情,他們不唐突。
這時候結婚一切從簡,免除彩禮,這是形勢所迫。
至于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他們天真的想,這是村干部該考慮的問題,因為現在吃的是集體食堂,只要有別人吃的,自己家就有吃的。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個別人。
柳玉蘭道:“大姐,這個時候,快連飯都吃不飽了,結婚就暫時緩一緩吧!”
“這是咱們之前商量好的,不能不講誠信吧!再困難,日子總要過下去的呀!”
柳玉蘭:“可是現在什么都沒有,拿什么辦婚禮?”
“過日子講究那些虛的干嘛?一切從簡,讓兩個孩子去民政局領個證,阿瑜直接到我家里,也別辦了,而且現在吃集體食堂,也不興自己開伙了,至于嫁妝,我們體諒你們不容易,就免了,彩禮啊這些陋習也早該丟棄了。”
柳玉蘭:“這么說,兩個孩子扯了證,阿瑜不聲不響的就成了你家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