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可以,但是實際上天氣變化無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蘇瑾茹知道,后世,用大棚種植的方式來改善溫度。
可是現在還沒有發明塑料這種東西。
她雖然是曾經享受過塑料制品給生活帶來的諸多好處,但是她不知道這個塑料的制作方法。
那么,只能是從土質方面改善了。
蘇瑾茹又問了許多問題,比如南陽縣大部分的土質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土豆最喜歡什么樣的土質,紅薯最最喜歡什么樣的土質。
一直到把自己想問的問題都問了一個遍才罷!
相處了一天,這些農技站的人再沒有小瞧蘇瑾茹。
她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但是言談舉止落落大方、而且謙虛好學,是真的想好好學習怎么種地的人,比他們這些整天混日子的人強多了。
不過他們不明白,在這個饑荒時期,連種子都沒有,學習這些又有什么用!
他們更詫異的是,這時候她這么豪橫的拿出五個紅薯送給他們吃,她哪里來的糧食?
她說這是她家里唯一能拿得出來的所有糧食,是為了感謝他們對她傳授經驗的報答。
蘇瑾茹這話說得他們羞愧難當。
說實話,他們這個農技站也沒做出什么成績來,他們擁有的這些知識也沒有解決當前的饑荒問題。
他們自己面對饑餓也是束手無策。
這個蘇瑾茹為了學習怎么種地,竟然把家里所有的糧食都拿來給了他們。
他們怎么不羞愧呢!
下午蘇瑾茹離開的時候,金貴給她帶回去一套實驗需要的材料,比如溫度計,土質的分析儀器,鋼尺等。
蘇瑾茹從農技站回去以后,先去田地里收少量的土質回家分析,她發現大奔鄉的土質有兩種,一種土質更適合栽種紅薯,另外一種土質則更適合栽種土豆。
蘇瑾茹分別取了兩種不同的土質回家,弄成幾小塊地,就開始在自己家院子里面種實驗田,培育早熟,高產量的土豆和紅薯。
對于從外面取土回家,她對外的解釋就是,要把家里的墻重新抹一層土,加固一下。
準備工作做好了,蘇瑾茹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在家里種植紅薯和土豆。
她還讓兒子負責每天早中晚準時記錄溫度,多久澆一次水,第幾天開始發芽,什么時候長出第一個葉子。
蘇瑾茹告訴兒子,做實驗要認真負責,因為科學技術,是一件很嚴肅很嚴謹的事情,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敷衍和懈怠。
小家伙肩負重任,做得很認真很踏實。
安欣則作為哥哥的小幫手,無條件聽從哥哥的指揮,還有監督提醒哥哥的責任和義務。
實驗田里面的水自然是村里水井的水。
蘇瑾茹從此每天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去挑水。
這對于勞作了一輩子的蘇瑾茹來說,這不是什么難事。
而且也避免被兩個孩子發現媽媽怎么從來不去井里挑水,家里怎么總是有水用。
自從在家里種實驗田,蘇瑾茹更加忙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