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的適應能力也很強,上學的時候,他們帶著一些小零食去,跟他們交好的同學,就給他們一點吃的,比如一個煮熟的紅薯,或者一個土豆。
那時候的家家戶戶存糧不夠,大人孩子都是時時處于半饑餓狀態,能有一點食物,那可是最珍貴的東西了。
兩個孩子學習成績好,與人為善,對人慷慨,很快就贏得許多同學的喜愛。
孩子在學校里面有老師愛護,有同學喜歡,自然每天很樂意去學校。
在學校里面,他們有成就感和歸屬感,怎么可能不愛去上學。
蘇謹茹還是依然每二十天賣兩次土豆,一次十萬斤。
每次他們來拉貨,蘇謹茹都是選擇白天兩個孩子去上學的時候。
因為不能讓孩子知道家里突然出現那么多糧食,孩子漸漸長大,糊弄不了他們,所以許多事情,蘇謹茹都挺謹慎的。
袁文杰直接在家里安裝了電話,所以蘇謹茹聯系起他來挺方便的。
蘇謹慎也想安裝一個座機電話,但是自己住的這個房子是租的,所以不能安裝電話,而且私人安裝電話,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太過招搖了。
最后,蘇謹茹向領導反映,單位申請安裝了一個座機電話。
這樣,蘇謹茹打電話就方便多了。
這時候可以自己做飯吃了,蘇謹茹便在空間里面劃分了一小塊地出來栽種各種蔬菜,以保持家里天天都有各種各樣新鮮蔬菜吃。
為了防止別人懷疑,或者是兩個孩子懷疑,她在院子里面種了一些蔬菜掩人耳目。
這時候,隨著集體食堂的解散,國家為了讓人民有點蔬菜吃,會讓每家每戶分一點自留地種蔬菜。
所以在自己家院子里面栽種蔬菜,這都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但是那時候的蔬菜品種單一,栽種技術也不行,大多數人家的蔬菜勉強能夠自己家吃。
蘇謹茹空間里面的種子卻是優質的新產品,高產量的。
蘇謹茹在空間里面的蔬菜,周期更短,十天左右就可以收成。
蘇謹茹把空間里面的蔬菜種子拿到院子里面栽種,自然比一般家庭自留地里面的蔬菜品種要多,蔬菜的產量也高,吃起來口感也好。
院子里的這些蔬菜,蘇謹茹完全交給了兩個孩子管理,目的也算是給孩子們一個鍛煉的機會。
兩個孩子之前就在大奔村的家里栽種過紅薯和土豆,所以對于種植農作物,他們有經驗。
在蘇謹茹的指點下,孩子很快就學會怎么種各種蔬菜。
偶爾有吃不完的蔬菜,蘇謹茹就在周末的時候讓兩個孩子放在自己家門口擺攤賣菜。
他們住的房子處于縣城市中心地段,人來人往,隨便放門口一擺,就有許多人看到。
蘇謹茹家的蔬菜,品種多,菜很新鮮,比起蔬菜公司種的蔬菜好吃又多樣。
每次他們家的蔬菜擺出來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了。
蔬菜一般就是五分錢一斤。
每周能賣到一到兩塊錢不等的錢。
蘇謹茹把兩個孩子賣蔬菜得到的錢都交給他們倆自己分,自己管理。
兩個孩子把錢平分了自己存起來。
能夠自己賺錢了,兩個孩子種起蔬菜來更加積極主動了。
所以院子里面的蔬菜,蘇謹茹幾乎都不需要操心。
對于蘇謹茹家院子里面的蔬菜種得那么好,鄰居們都挺好奇的,他們也學著蘇謹茹在自己家院子里面種起蔬菜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