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欣很沮喪:“我一直努力去忘記,去排除,但是沒有用,它總是在一個不經意的時候就會出現。”
“你壓抑自己情緒,沒有用,因為你在對抗,在逃避,你越壓制,越對抗,它越強烈。”
“那怎么辦?”
“不要對抗,要跟自己的內心和解。”
“怎么和解?”
允許并且表達出自己任何的情緒。
“你閉上眼睛,心里默默地念,我是羞愧的,我羞愧有那樣的一個爸爸,我很羞愧很羞愧。一直念一直念。念的時候,出來什么情緒就表達什么情緒。”
安欣按照媽媽的方式,閉上眼睛一直在小聲的說:“我很羞愧,我羞愧是你的孩子,我羞愧當你的閨女,我羞愧有你這樣的爸爸,我不想要你這樣的爸爸,我想要一個像袁爸爸這樣的人當爸爸……”
安欣說著說著,越來越激動,最后的表達是:“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給我們帶來的恥辱,我恨你為什么要拋棄我們……”
最后,安欣哭了起來,哭得泣不成聲。
等她漸漸的把情緒平復下來,一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媽媽,我感覺自己輕松多了,就好像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被移開了一樣。”
“這是一種心理療愈的方式,以后有任何的情緒,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釋放,有助于身心健康。”
“媽媽,我現在感覺很累很累,我想去睡覺,馬上躺到床上的那種。”
“去吧!去好好睡一覺,明天早上起來,就元氣滿滿。”
蘇謹茹進入到了安然的房間。
安然正在書桌前面看書。
“安然,在干嘛?”
“明天考試,我看看考什么內容。”
“別考太難的,別難為孩子。”
“我也是這么想的,既能測出他們的水平,又不能是太難的。”
“那你忙著,媽媽不打擾你了。”
“媽,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蘇謹茹又轉身回到兒子身邊。
“兒子,你恨你親生爸爸嗎?”
“我不知道,但是想起他,我心里就不舒服。”
“媽媽,你呢?你恨他嗎?”
蘇謹茹搖搖頭。
“恨一個人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為他,沒必要。”
“我也想放下,但是做不到。”
“沒有人讓你放下,這件事情你有空去問問安欣,她比你做得好。”
次日早上,安欣起來的時候,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神清氣爽。
她起床到了廚房門口,發現媽媽已經在里面做好了早飯。
“以后你們都上班了,挺辛苦的,家務活就交給我來做,你們可以多睡一會兒。”
“媽媽,你昨天晚上教我的心理療法挺管用的。”
“簡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