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杰不明白蘇謹茹為什么這么熱衷于買房子。
蘇謹茹道:“我不是喜歡買房子,我是看中了那個地皮,以后地皮會越來越值錢,我這是作為投資。”
“你已經有那么多錢,而且每個月的收入都比別人幾年的工資收入還高,你還要投資?”
“我現在就是什么都不做,這些錢咱們也花不完,但是錢不是越多越好嗎?”
“好好好,你喜歡錢,你愛錢,反正都是你賺的錢,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蘇謹茹買了許多黃金地段的房子,到了兩千年后,房地產開始熱了起來,蘇謹茹把那些老房子都拆了重新蓋起了高樓大廈。
下面一樓的臨街商鋪,高價出租,上面的弄成寫字樓,酒店,超市,商場,整體出租。
蘇謹茹手里有大把的錢,天天就是買地皮,蓋房子,別說袁文杰根本就不知道她有多少房產,蘇謹茹自己都怕記錯了,她把自己的房產都記錄在冊,方便查看管理,收租金,成了一個妥妥的收租婆,在房價鼎盛時期,每個月的租金都是八位數。
蘇謹茹利用房地產大熱的紅利,囤積了大量的房產和資金,在房價最高的時候又把那些以后可能會縮水的房子及時拋售。
但是表面上,蘇謹茹很低調,親戚朋友都不知道她是一個隱形富婆。
連四個兒女都以為她只是一個沒有退休工資靠袁文杰養活的老太太,四個兒女都會給她錢花。
對于兒女們的孝心,蘇謹茹來者不拒,轉頭,又把錢花到了孫子輩身上了。
蘇謹茹在老家南陽縣城中心地段買了一塊地皮,蓋了一棟三層的房子給了二妹妹。
一樓,作為商鋪出租,二樓到四樓,每層蓋成四室兩廳,二樓給老爸老媽住,三樓給二妹妹兩口子住。
樓下四個商鋪,一年租金差不多二十萬,就用作老爸老媽和二妹妹兩口子的生活費用。
二妹妹家的三個孩子,都在縣城工作和生活,他們各自有單獨的住房,他們的工作和工資收入,在縣城也算是中上水平,父母和外公外婆身體健康,經濟上也不需要他們負擔,他們只需要有空去看看他們,節假日聚在一起吃一頓飯。
豆豆當了縣長以后,把去往大奔村的路都大修了一次,之前窄小的土路路面修成了一條雙向兩車道的寬敞的柏油路。之前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只需要十多分鐘。
大奔村的村道也是最早修成水泥路的,房子也早早規劃整齊。蓋新房根據規劃建設的人家,村里給一大筆補償,所以村里家家戶戶都愿意聽從指揮,自覺接受規劃,大奔村有許多扶持政策,是南陽縣第一個富裕起來的村子。大奔村也是南陽縣第一個文明村。大奔村成為南陽縣的模范村。
大奔村和小奔村合并成為一個村子。名字依然叫大奔村和小奔村,實際上因為村里規劃建設,房子都蓋在了一起,所以提起大奔村,實際上也包括了小奔村。
附近的村子都羨慕大奔村,說大奔村風水好,村里出了兩個縣長,大奔村也是饑荒年代餓死的人最少的村子。許多姑娘以能夠嫁到大奔村為榮。
南陽縣自從饑荒年代因為新產品的出現,提前解決了饑荒,很快恢復了農業生產,后來又大力發展農業,讓老百姓們徹底擺脫饑餓。
改革開放以后,又及時招商引資發展工業,扶持個體企業的發展,讓經濟發展起來,稅收提高,財政收入增加,也提供了許多人的就業機會。
南陽縣成為周邊幾個縣城最富的縣,后來撤縣建市,成為了縣級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