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好意思說呢,建軍上次給你的一壇,你每天當水喝呢。”
王建軍笑著接過他們的東西:“大哥說哪兒的話,咱們兄弟聚聚,高興就好。
這泡的酒啊,酒倒是沒問題,問題是這泡酒的藥材很難找。
還好我這里還有一些現成的,大哥你回家的時候帶一些回去吧。
不過這酒你可別拿去送人啊!”
聽到王建軍的話,王建國大喜:
“嘿嘿嘿,建軍你這說哪的話,我自己喝都還不夠呢,怎么可能拿去送人呢?”
王母從廚房探出頭來:
“都來了就快坐下吧,菜馬上就好。愛佳,去把柜子里的花生米拿出來。”
王愛佳應聲去了,不一會兒端出一盤油炸花生米。
她今天穿了件新做的碎花襯衫,襯得整個人格外精神,人逢喜事精神爽恰如其分。
一家人圍坐桌前,王父舉起酒杯:
“來,咱們先干一個。
這些年,咱們老王家日子越過越紅火,都是托了黨和國家以及主席的福。”
“干!”
眾人舉杯相碰。
“干~”
這是三個小家伙在碰杯,她們喝的是果汁,王母和聶文君她們喝的是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漸漸熱鬧起來,王愛佳作為這頓飯的主角自然是眾人談論的對象。
老王家第一個大學生,現在又成了國家干部,王父一說起這那都是紅光滿面。
然后又跟一眾專心干飯的小輩們語重心長,要向小姑姑學習,要好好讀書。
秦玉蓮和李淑蘭對此倒是十分贊同。
聶文君在一旁笑而不語,專心照顧小家伙,不時給王皓文夾菜。
說著說著,王母又說到了王愛佳找人家這個話題,結果被她隨口敷衍過去了。
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王母也不想再說些大煞風景的話,掃了大家的興。
只得專心照看起幾個大孫子和小孫女。
正聊得熱鬧,院門突然被敲響了。
“這個時候,誰會來我們家?”
王母疑惑地站起身。
王建軍放下筷子:
“我去看看。”
王建軍打開院門,只見一個五十來歲的婦女站在門外,穿著藏青色的列寧裝。
手里提著個網兜,里面裝著兩包點心。
“你就是王建軍吧?哎呀,真是個好小伙啊,長得多俊啊。”
婦女打量著王建軍,一臉笑容。
“呃,我是王建軍,請問您是...”
“嗨,我是前門大街的李嬸,跟你們家老太太是好朋友。”
婦女自來熟地往里走:
“聽說你們家愛佳大學畢業了,還在財政局工作,我特意來道個喜。”
王建軍皺了皺眉,不過還是引她進屋。
王母見是熟人,也熱情地招呼:“李大姐啊,快進來坐。建軍,去添副碗筷。”
李嬸進來先是打量了一下眾人。
隨即目光在桌上掃了一圈,看到豐盛的菜肴,不由得挑了挑眉。
咽了咽口水,暗嘆:這什么家庭啊?
雖然她很想上桌,不過她這次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李嬸擺擺手:“不用不用,我吃過了。
我這次就是來就是看看你們家愛佳。”
王愛佳被點名,有些疑惑地站起來:
“李嬸好。”
“哎喲,這閨女長得真俊。”
李嬸走過來拉著王愛佳的手不放:“聽說你在財政局工作?那可是個好單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