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
他沒有看到街道辦安置逃荒人員等,以為是一開始,災情還不嚴重。
但隨著時間發展,他幾乎沒有聽到有什么人糧食不夠吃一說,眉頭忍不住蹙起來。
變了。
三年自然大災荒,在這一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影響?
雖然到處仍舊干旱,但是卻并沒有糧食危機,甚至四九城都沒有多少人來逃荒!
三年時間說快不快,說慢不慢。
何雨柱大兒子何承曉已經六歲,他媳婦肚子里懷上了第二個。
樂的何雨柱,一直到媳婦有了,就開始買喜糖,滿四合院散!
散到易中海面前,何雨柱哼了一聲:“易中海,看到沒?”
“你柱爺,第二個孩子來了。”
易中海沉默沒有說話,這些年,何雨柱遇到大喜事,就會來刺他一句。
他知道何雨柱這話意思。
上一世,何雨柱只有何曉一個兒子,不是婁曉娥回來,估計都不知道,是個絕戶。
何雨柱散了喜糖就走。
而易中海卻只想嘆氣,三年自然大災害,他跟聾老太太想的很好。
本想著從逃荒來四九城的人里面找一個合適能跟自已度過下半生的伴。
結果。
這一世發展跟上一世不一樣,根本沒有人逃荒而來,他計劃泡湯!
這些年。
他暗中想找如同傻柱一樣,憨厚好掌控的人,但是當真正實施起來,才知道自已沒有頂用的人。
后面聽了聾老太太建議,給媒婆多塞錢,才有了消息。
只是他每次偷偷去觀察一段時間,就覺得不合適!
時間一眨眼,到一九六五年。
易中海已經五十歲。
人生過半。
易中海平靜的心,再沒有辦法平靜,這些年,他仍舊是個孤家寡人,給四合院里鄰居家錢,讓他來幫忙洗衣服打掃個衛生做個飯。
這一日。
易中海悶頭往回走,在門口看到穿著綠衣服,推著一個綠自行車的郵遞員。
他點點頭,越過人往里走。
沒走幾步,聽到郵遞員問:“你們四合院是不是有一個叫易中海的?這里有他一封信!”
易中海腳步一頓,轉頭:“我就是易中海。”
接過信。
易中海看了一眼寄信地址。
三山村。
久遠記憶觸動,易中海想到了秦淮茹當初就是被送去三山農場!
難不成是秦淮茹?
提起秦淮茹,易中海神色有些復雜,本以為秦淮茹到了三山農場后,會找機會寫信給他,然后兩方彼此聯絡。
但秦淮茹一到那邊就沒有了音訊,他都要忘記秦淮茹了,沒有想到秦淮茹居然給自已寫信。
拆開信。
易中海一看,眉眼中滿是思量。
只是這一次,他不會在一個人做決定,而是拿著信來到聾老太太房間。
“老太太,秦淮茹給我郵寄信了,信里說,她在三山農場勞改后,嫁給了第二任丈夫,如今第二任丈夫上山打獵被野豬傷到而死,婆家嫌棄她只生了兩個女兒,還帶著賈張氏一個拖油瓶,就把他們趕出來,他們無處可去,只能給我寫信,問我能不能收留他們,讓他們回四合院?”
易中海簡單說了一下信里內容,把信給聾老太太,讓她詳細看。
等聾老太太看完,才道:“秦淮茹十年都不曾聯系我,這次忽然聯系我,估計是走投無路,您看我要不要去信,讓他們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