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似想起什么,又道:“玉佩讓你娘幫你收著,在外務必低調,不可生事。”
“是,不過妹妹怎么辦?父親忙碌,母親又要操心家中事務,不如請個女先生來家里給妹妹啟蒙。”
林如海見兒子懂事,便打消了罰抄的念頭,思索一番后說:“我和你娘商量商量,你先去吧。”
林祈安躬身行禮,便離開書房。
之所以要這么叮囑,是因為他深知只要自己在林家,絕對不會讓賈雨村那等小人沾到林家一點光。
原書此人雖筆墨不多,但卻貫穿全文,是紅樓中百分百的勢利小人。
賈雨村雖然姓賈但和賈府毫無關系,本也出身書香門第,后因家境敗落,孤身一人在姑蘇城抄書為生。得甄英蓮父親甄士隱相助才有了進京趕考的盤纏,中了進士后升為知府。
不久,又因貪酷之弊、恃才侮上,被革職罷官。
外出游歷之時,回到姑蘇,被林如海聘為林黛玉的西席。
賈敏離世后,林如海無心續弦,怕女兒無人教養,便托賈雨村送林黛玉去京城外祖家,還寫舉薦信拜托舅兄賈政。在賈政和王子騰的運作下,賈雨村任金陵應天府知府。
他為官不正、徇私枉法,剛上任就遇到人命官司,便是之前提到的‘薛蟠失手殺死馮淵一案’,得知薛蟠的母親是王家女,姨媽又是榮國府的二太太,賈政之妻。
為了討好賈、王兩家,故而包庇薛蟠,渾說薛蟠早已于半年前身死,賠了點銀錢就草草了結。
期間認出案件中二人爭搶之女香菱,就是恩人甄士隱孤女甄英蓮之后,也無動于衷,只當不知。
賈家失勢以后,賈雨村怕受牽連,又狠狠回踩賈家,以至賈家徹底被抄。
官場起伏幾載后,賈雨村最終“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也沒落下好下場。
不過如今自家已搬來揚州,林祈安也沒遇著此人,一定是因為林如海有了個乖巧懂事的兒子,才每日抽空親自教導兩個子女。
第二天,林祈安就和林伯一起去了百川書院,江南一代一向文風盛行多出才子,每隔三年的會試上榜名單上,無論在數量還是名次,南方學子總是力壓北方學子。
這揚州城的百川書院在城內也是有些名氣的,只收啟蒙過的學子,入學需要先生考察通過才可,其地處城東,離家近,乘坐馬車也就兩刻鐘的路程,確實很適合林祈安進學。
畢竟林祈安才五歲,江南最頂尖的那些學院大多只收秀才及以上功名的學子。
百川書院分甲乙丙丁四個班級,甲班都是已有童生功名的,所以這次先生的入門考教他并未強出頭,特意隱瞞了父親身份,最后還是得了先生青睞,被分到了乙班。
無他,只怨林祈安并不知道四個班級分別是什么水平,他隱隱有種預感,父親如今這個職位覬覦的人太多了,在這個法治并不健全的社會,為保全自身,目前不能太過招搖。
如今考核通過,回家休整幾日,開學之日帶上束脩禮就能去進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