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那繁華喧囂的碼頭之上,林祈安昂首闊步,身姿雖尚顯稚嫩,未全然長成,然周身氣魄已是卓然不凡。
那與生俱來的風流神韻與矜貴之氣相互交融,行動舉止間,盡顯挺拔矯健之態。既有著世家公子的端方矜持,又不失少年人的蓬勃朝氣,仿若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人群之中熠熠生輝,引得往來路人皆側目而視。
其身旁,林黛玉蓮步輕移,一襲素白錦衣隨風輕拂,身姿婀娜恰似弱柳扶風般嬌柔,即是頭戴帷帽也難掩那超凡脫俗的氣質。
身后相隨的幾個小丫鬟,亦是個個容貌秀麗、儀態不俗。
眾人見狀,皆心下好奇,紛紛暗自揣測那貴女帷帽之下的容顏該是何等的傾國傾城。單瞧這身形氣質,便知其絕非尋常女子,叫人見之難忘,仿若仙子下凡,遺世獨立。
二人上了轎,一路向城中行去。
林黛玉輕掀紗窗一角,悄然向外望去,街市繁華,車水馬龍,處處與姑蘇不同。
轎子緩緩行了一個時辰,忽見街北蹲著兩只威風凜凜的大石獅子,其后是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服麗冠之人。
正門緊閉,唯有東西兩角門有人進進出出,正門上有一匾,匾上寫著“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林黛玉心里想道,這必是母親昔日提及的,外祖家之長房了。
轎子繼續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獸頭大門,此處便是榮國府了。
卻不進正門,下人們抬著轎子進了西邊角門。想來像榮國府這樣的人家,正門一般是不開的,就是自己家主子,若無婚喪嫁娶類大事,也是要走角門的。
待轎子又行了約百米,轉彎之處,方才落下,換了幾個十六七歲、衣帽穿戴整齊周全的小廝上來,重新抬起轎子。
婆子丫鬟們則步行跟隨著兩位主子的小轎,直至垂花門前停下。眾小廝退下后,王媽媽趕忙上前打起轎簾,林黛玉輕輕扶著金流的手,款步下轎,行至哥哥身邊,二人并肩進了垂花門。
北方宅子向來講究方正、對稱之美,當中是穿堂,兩側對稱著抄手游廊,中間是精美的大理石大插屏。
轉過插屏,穿過三間房亭,便來到正方大院。正面五間正房,雕梁畫棟,盡顯奢華氣派。
臺階上幾個穿紅著綠的小丫頭,一見他們來了,面露驚艷之色,未曾料到這兄妹二人竟是如此的樣貌出眾、氣派不凡。連忙笑迎上來:“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算是來了。”
言罷,三個小丫頭爭著打起簾子,迎接二人進去。
林黛玉微微側身,示意丫鬟們在門外等候,便隨著哥哥一同往門內走去。
打簾子的丫鬟沖著里面高聲喊道:“林公子和林姑娘到了。”
二人進房之后,只見兩位婦人,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穿著極其富貴的老太太迎了上來,便知是榮國府的老太君,他們的外祖母了。
林祈安和林黛玉連忙上前行禮,還未跪下,便被外祖母伸出雙手,一手一個攔了下來,而后一把將他們緊緊摟入懷中,口中不停地喚著“心肝兒肉、心肝兒肉”,之后放聲大哭起來。
一時間,正堂內站立的所有人皆被這場景所觸動,紛紛掩面落淚。
林黛玉瞧著眼前的景象,想起母親,心中悲痛萬分,也跟著落淚,那楚楚可憐的模樣,叫人見之生憐。
林祈安亦配合著面露悲傷之色,心中卻暗自留意著周圍眾人的神情。
見賈母哭得悲痛欲絕,林祈安連忙安撫:“外祖母,您可要保重身體,切莫落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