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回帖后,林祈安與林黛玉兄妹二人相伴來到東平王府。
王府門口,一位面容和善、身量微胖的婆子正翹首以盼。見到他們,婆子立刻滿臉堆笑,眼中透著十足的熱忱,小步快跑到跟前,熟稔地引路:“二位快隨我來,老太妃和王妃可都盼著呢。”
說著便引著二人往后院走去,顯然是專門在此等候的。
踏入東平郡王府,映入眼簾的是規整大氣的布局,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草樹木修剪得恰到好處。雖富貴之氣濃郁,卻全然不見榮國府那種奢靡放縱的做派,處處透著沉穩與內斂。
沒走多久,兄妹二人來到大廳。
老太妃端坐主位,身著一襲深紫色華服,上面繡著精致的牡丹花紋,頭戴鳳釵,盡顯雍容華貴。瞧見他們進來,老太妃原本帶著淡淡威嚴的面容瞬間綻出慈祥笑意,連忙起身相迎。
林祈安見狀,趕忙快步上前,以標準的晚輩見長輩之禮俯身鄭重行禮,言辭恭謹:“晚輩林祈安,見過太妃,見過王妃。此前因諸多瑣事纏身,未能早日登門拜訪,還請太妃恕罪,恕晚輩禮數不周。”
林黛玉也跟著行了福禮,聲音輕柔溫婉:“晚輩林黛玉,給太妃請安,給王妃請安。”
東平太妃年逾古稀,一頭銀發梳理得整整齊齊,高挺的鼻梁下,薄唇揚起一抹慈祥笑意,即便笑意盈盈,也難掩往日沉淀下來的威嚴。
老太妃急忙伸手將他們扶起,語氣親昵:“好孩子,快莫這般說,不知者不為罪。見著我那姐姐有這么一對孫子,我歡喜還來不及。”
之后,林祈安雙手恭敬呈上禮單。
老太妃佯裝嗔怪二人太客氣,可臉上依舊帶著對晚輩的慈愛。
等看到榮國府的歉禮,她只是輕輕“哼”了一聲,失去笑意的面龐立刻顯出幾分嚴肅,滿臉不屑。
東平王妃年約四十有余,眼眸澄澈含笑,面對太妃十分恭敬乖順,舉手投足盡顯溫柔,立刻就拉起二人客氣到:“前日就聽母親滿口稱贊你們兄妹,本以為是夸大其詞,今日一見,才發現比母親說的還要惹人喜愛。”
一番客氣寒暄后,因著老太妃上次已給過林黛玉見面禮,便連忙吩咐身旁的丫鬟:“快把給安哥兒備好的見面禮拿上來。”
小丫鬟雙手捧著一個長盒,恭敬上前打開,只見里面靜靜躺著一把長弓。
那弓身以歷經百年的紫衫木打造而成,質地堅韌,線條流暢,做工極為精細。
弓弦由數股牛筋絲緊密絞合,外頭還裹著一層輕薄且耐磨的絲線。旁邊配著的羽箭,箭桿筆直挺拔,箭簇寒光閃爍,鋒利無比。
一看便知是精心收藏的珍品。
林祈安眼中閃過驚喜與喜愛,仍謙遜推辭:“太妃,這弓太過貴重,晚輩實在受之有愧。”
老太妃見他識貨,便知道他定然喜愛,拉著林祈安的手說道:“你別客氣。說起來不怕你笑話,我東平王府以軍功起家,可如今族中子弟都不愛習武了。那日見你,雖看著文質彬彬,但我老婆子一眼就看出你是練過武的。這寶物放在府里也是埋沒,你可別跟姨祖母見外。”
林祈安也不再扭捏,大方收下,臉上的感激之情愈發真誠,笑容格外燦爛。
他之前收到的禮物大多是文房四寶,這樣合心意的禮物還是頭一回,故此,臉上的動容也不全是演技。
東平王妃也給兄妹二人送上見面禮,是一對溫潤的玉佩,質地細膩,雕工精美,寓意美好。禮物遵循規矩,禮數周全,不會蓋過老太妃的禮物。
老太妃拉著黛玉的手細細打量,感慨道:“瞧瞧,這眉眼、這神態,和你祖母年輕時太像了。”
林祈安和妹妹連聲道謝,林黛玉拿出自己親手制作的香水,送給兩位夫人。
二人雖未當場打開,但聽聞是黛玉親手所制,心里頓覺溫暖熨帖,對著黛玉又是一番夸贊。
東平王妃連忙笑說:“快都先坐下再和你姨祖母好好說說話。”
“對對,快都先坐下,看我這老糊涂,快上些精致的茶點來。”老太妃滿面笑容的吩咐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