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心下思忖,此處小院竟似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鬧中取靜,隔絕俗務,每一處細節皆合適自己的心意,讓她漂泊已久的心隱隱產生共鳴。
不禁好奇此地到底是何人居住,如若能與之相識,定然極為投緣。
在她沉思間,林祈安已將茶盞輕放在石桌上,說道:“姑娘嘗嘗可還合心意?”
妙玉微微點頭,目光落在那造型古樸溫潤的杯盞上,拿起輕抿一口,茶香在舌尖緩緩散開,入口時那一絲苦澀瞬間轉化為甘甜,她不禁稱贊道:“這龍井實為上品,只是我從未嘗過如此甘甜滋味,不知用的什么水?”
林祈安微微一笑,眼中透著少年人的得意:“姑娘果然深諳茶道,這茶雖名貴,但這水更不易得。我曾在姑蘇巧遇一處泉眼,便裝了些許,可惜如今所剩不多。”
一聽到泉水來自家鄉,妙玉微怔,細問下才得知彼此竟是同鄉,且都是姑蘇書香門第之族,言談間不覺更為親近和睦。
這水其實來自林祈安的靈泉,為了和妙玉以茶結交,他著實破費了。
二人又就茶、水、杯盞諸般事宜閑敘良久,終引得妙玉主動提及此方小院。
“不知這處茶舍后的屋舍,是何人所住?我觀此地清幽宜人,想來必是紅塵世外之人居所。”
林祈安笑著應道:“承蒙仙姑這般贊譽,實不相瞞,這茶舍與小院,皆是因上次與姑娘一番交談后,有所感懷,方才有了這般修建。
本欲營造一處供懂茶之人靜心品茗、與友相聚之所,奈何我塵務纏身,又深知自身才疏學淺,便只能盼著能尋得一位如仙姑這般懂茶之人,來此居住打理。”
聽到是因著自己,才有了這方小院,妙玉更是驚訝眼前之人的智慧與縝密。
她蹙眉沉思,不禁問道:“既是如我一般避世之人,又如何會在此處貪圖凡俗?”
林祈安面露不解,問道:“真正高潔之士,又何懼深處何地?‘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之理,莫非姑娘身為佛門中人,反倒不明了?”
見他只是不解打趣,并無貶低之語,妙玉還是臉頰微紅,輕聲回道:“倒是我著相了,愿公子早日覓得如此超脫之人。”
林祈安連忙道歉,自稱失禮,又似不經意般問及妙玉身為姑蘇人氏,緣何至此,得知后又吐露了自己也是身不由己離開家鄉。
總之……仗著還沒到唐突冒犯的年紀,將人家小姑娘騙的團團轉。
話鋒一轉,他似鼓起勇氣般,試問妙玉可愿來此居住。
只言說,方便偶爾一同品茗論茶,絕不讓妙玉沾染俗務,若妙玉有意,亦可參與茶舍出品之事,其余瑣事皆有專人料理,絕不擾她清修。
妙玉聞言,心下似被觸動了往事,卻仍猶豫未決。
林祈安見她有所猶疑,并未追問,只引著她在院中各處游走賞玩,又邀她于開業之日前來,屆時介紹自家妹妹與她相識,讓她細細思量后再做定奪。
借著夸贊林黛玉,順便也夸贊了妙玉,一句話就是你倆定合的來,不信你到時候瞧瞧。
這也算是顧忌著妙玉的面子,為自己的邀請,找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