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遂了賈赦的意,每日花天酒地,與鶯鶯燕燕相伴,逍遙自在,賈母也落得眼不見心不煩。
這日,林祈安剛出西角門,正準備繞去馬房,就瞧見這一幕。
一位老嫗拉著一幼童,在榮國府外墻角處徘徊,神色躊躇。
老婦人穿著件粗布夾衣,雖說沒有補丁,卻洗得發白,頭上那塊藍布巾,被她仔細折好,規規矩矩地裹在頭上,一看就是貧苦的莊稼人,特意從箱底翻出的出門見人時才舍得穿的衣服。
旁邊的幼童,穿著一件顏色黯淡的舊棉襖,小手被老婦人緊緊攥著,臉蛋因為常年被風吹,紅通通的。
林祈安心中一動,瞬間猜出,這定是原書中的劉姥姥和板兒。
看來是因著自己的緣故,導致周瑞家的被處置了,讓劉姥姥失了引薦之人。
王熙鳳的女兒如今過了周歲,大名叫賈芊,原書小名巧姐兒,可還等著這劉姥姥給起呢。
賈芊的判詞:‘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明顯能看出,賈家敗落之后,賈芊會得到這位劉姥姥的庇護。
正是:‘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
想著可不能讓王熙鳳失了這份善緣,林祈安便朝二人走去。
劉姥姥見一位氣質矜貴的小公子朝自己走來,連忙從墻邊站起身,手忙腳亂地拍了拍衣服上的褶皺,笑著深深作揖問候:“小公子萬福!”
“這位老人家,緣何在此徘徊?”林祈安雖在明知故問,但盡力讓自己顯得親切。
劉姥姥見他面容和善,便帶著幾分拘謹,一五一十地說了自己女婿是王家遠親,想來拜訪王夫人。
林祈安聽后,微微一笑,說道:“老人家有所不知,如今這府里管家的,可是王夫人的內侄女兒,也是你們王家親戚。”
說完,他轉頭對身后的長庚吩咐道:“你去將這位老人家帶去二奶奶處,就說我正好遇著。既然是王家親戚,大老遠來了,理應去拜見一番。”
劉姥姥聽了,感激涕零,立刻就要跪下給林祈安行大禮。
長庚連忙上前一把扶起她老人家,自家公子一向不喜人向他行如此大禮,且這老婦人又如此年邁了。
劉姥姥又驚又喜,追問:“小公子說的可是鳳哥兒?她小時候我還見過她呢,當初就覺得她異常聰明伶俐,沒想竟也嫁到國公府了。”
林祈安笑回:“沒錯,嫁的正是我表哥,璉二爺。你就隨我這小廝去見見我嫂子吧,有什么話可盡與她說,她自會帶你去拜見我二舅母。”
劉姥姥雖是莊稼人,但也聰明豁達,立刻就明白了林祈安與賈家的關系。
她連聲向林祈安道謝,還非要摁著板兒給林祈安磕了幾個響頭。
林祈安笑著受了禮,后撤下了個荷包,塞給了板兒。
等長庚帶人從西角門進去,長生也從馬房牽了馬匹過來。
林祈安利落地翻身上馬,吩咐長生:“今日你也不用跟著了,派人傳信給姑娘,就說,今年秋日少雨,估摸莊子上的佃戶收成也受了影響,讓她與孔嬤嬤商量下,看減點租子還是采取別的法子。
再找點莊稼人能用上的衣裳物件,拿些碎銀,給那祖孫二人送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