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巡視鹽場的時候,林祈安就和一眾下屬乖乖跟在后面,偶爾享受下賈寶玉的待遇,被那些人拉出來夸贊幾句。
待父子二人同乘馬車回府時,林如海問道:“今日讓你遂了愿,來這鹽場走了一遭,可有什么感悟?”
這話顯然是在調侃他之前吵著要來,卻又未必能看懂其中門道。
林祈安自然不肯承認,當即開口提出自己的見解:“我觀鹽場管理雖有統籌,但等級并未分明。兒以為,當設立鹽場總管,分派專人負責引水、曬鹽、收鹽等事務,各司其職,方能提高產量,也更方便管理。”
林如海不禁抬眸,沒想到林祈安真敢提意見。
他心下思索,如今雖有分批管理,但都以區域劃分。若真如林祈安所言,細致到引水、曬鹽、收鹽等事務上,不知是否會更便捷。
于是微微點頭,決定回去后與下屬們商議一番,找個區域先做試驗。
他眼中閃過一絲贊許,說道:“待為父回去商議后,找個地方先試行看看。”
“還有,兒子覺得,可奏明圣上,將打擊私鹽所得的部分收益,留作獎勵那些出色的鹽工,或是用于鹽戶傷病撫恤、補貼其子女家人等。如此,鹽戶們生計有了保障,自然會盡心竭力,徇私者也會有所減少。”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收買方式,只是如今的底層人民太沒人權,上層人員少有人能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
林如海見兒子能體諒鹽工們的困苦,心中愈發欣慰。
“鹽戶們生活疾苦,卻收入微薄,心中多有怨懟。只是此法需徐徐圖之,往日也曾嘗試過,卻欲壑難填。”
畢竟他也知道,鹽科最大的弊端,不在鹽場,而在鹽引。
沒了銀子,這些都不好辦。
二人就鹽場之事又交談了許久,直至馬車到了府門口。
有小廝似是等候多時,趕忙上前稟報道:“老爺,付姨娘今日發作,順利生下了一位小公子。”
父子二人聽聞,便一同向后院走去。
可剛走進內院,便有小丫頭守在這里,神色驚恐的稟報:“老爺,公子付姨娘她……她沒了!”
林如海大驚,連忙問道:“這是怎么回事?不是說已經順利生產了嗎?”
那小丫頭是最近才被安置在付姨娘身邊的,此時早已嚇得六神無主,只是一個勁地搖頭:“奴……奴婢不知,剛剛還好好的……或許是產后虛弱,劉媽媽讓奴婢在這兒等您。”
林祈安聞言也是一臉詫異,心中暗道,莫不是府中讓人鉆了空子?
當下顧不上林如海,拔腿便向后院跑去。
劉媽媽正在院中質問幾個奴仆,林祈安也無暇理會,吩咐了聲,讓封鎖宅邸,便徑直走去往付姨娘的屋子。
見門口有婆子,他立刻問道:“孩子呢?”
那婆子顯然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輕,趕忙回道:“被王勤之家的抱走了。”
王勤之便是蘭茵的丈夫,林祈安趕忙朝著婆子所指的方向走去。
那屋子正是為奶娘和孩子準備的住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