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雖為世家子弟,可內心里,也從不是瞧不起商戶身份的性子。
在酒樓包間內,二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不過須臾之間,便已稱兄道弟,熱絡得仿若多年老友。
酒足飯飽之后,二人興致正濃,似覺意猶未盡。
賈璉盛情難卻,應了孫晨宇的邀請,一同前往瘦西湖畔,共賞揚州夜景。
瘦西湖上,一艘艘畫舫緩緩而行,舫內絲竹裊裊,如泣如訴。
輕紗之后,佳人身影綽約,或輕撥琴弦,彈奏出悅耳的曲調;或淺笑低語,盡顯江南女子的溫婉風情。
揚州的夜,將市井煙火、雅士風流與佳人韻致融為一體,如夢如幻,令人心醉神迷,仿若置身于瑤臺仙境之中。
往來的文人雅客,瞧見孫晨宇與賈璉,皆紛紛上前,滿臉恭敬地應酬一番。
得知賈璉乃是林大人的侄子后,更是馬屁如潮,言辭懇切地相約改日再敘。
雖說這高端畫舫之上的名妓們皆賣藝不賣身,然而她們個個能言善道,才情出眾,能文能舞……
單靠那恰到好處的情緒烘托,便把賈璉迷得神魂顛倒,欲罷不能。
至此,姑父林如海在揚州城的聲望,再度讓賈璉深感震撼,刷新了他以往的認知。
怪不得江南官場有諺云:“寧為長江知縣,不為黃河太守”,民間亦有諺云:“寧為蘇杭犬,不做塞外人”。
這揚州城的繁華與尊崇,今日算是讓賈璉深切體會到了。
次日,賈璉容光煥發,與林家父子二人一同在衙門用過午食。
林如海似是來了興致,對著林祈安的學問,考教督促了一番。
一旁的賈璉見此情景,心里“咯噔”一下,仿若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他趕忙躲避著林如海的目光,恨不得把頭直接埋進桌子底下。
大腦更是飛速運轉,拼命思索著如何使個法子,繞過這尷尬的一茬。
畢竟他肚子里那點墨水,簡直少得可憐,萬一在林如海面前露了怯,那可大大不妙。
恰在此時,林明成進來通報:“老爺,孫家大公子前來找表公子,說是昨日約好了。”
賈璉立刻如釋重負,忙站起身來,對林如海道:“昨日我與安哥兒外出,正好結識了孫大公子,盛情難卻,應允了今日一同去赴宴,領略江南士子才情。”
“孫家大公子?”林如海面露疑惑。
林祈安立刻接過話頭,說道:“是孫老板之子,兒子昨日遇著孫宸祺,便讓孫大公子代為招待璉二哥。”
林如海嘆息搖頭,叮囑道:“你既來此一趟,姑父本該好好招待你,只是那些商家……因為不滿朝廷新政,時常糾纏,我也不勝其煩。”
賈璉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朝廷關于鹽引的政策,他此前也略有了解,怪不得昨日那些商戶對自己百般討好。
為了避免被林如海考教,他幾乎不假思索,立刻起身說道:“孫公子昨日確實提及,今日赴宴的有不少商戶,莫非他們有所圖謀?侄兒深知姑父公務繁忙,倘若姑父信得過侄兒,侄兒愿為姑父盡綿薄之力,前去將人打發了便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