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之后,各所各廠技術負責人當天下午就離開了商都,飛往各大中心,七大中心分布在國家大江南北,但主要還是在川蜀之地,這里就有三大中心。
而與此同時,天刃子公司的財務也開始全面運轉,一批批款項往下撥。
顧成要想在今年收官之際造出第一架天刃原型試驗機來,就算他有資金有技術,單單是靠自己和天擎科技是絕無可能做到的。
諸如航母、飛機這類產品代表的是人類當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制造工藝,真正的最硬核向,大多數的模塊都是一家機構一家企業來負責,甚至有的企業就專門提供螺絲部件。
好在天擎科技背靠的華國,如果是北美也絕對完成不了,因為這還需要涉及到一個統籌調度能力。
如何把上千家企業、上萬的技術工人在如此之短的時間里分配好,這個只有華國人能做到。
畢竟,甲方的打款速度與乙方的交貨速度是成正比的。
天刃戰機的體積質量都不大,但零部件的復雜程度卻比一架波音747都多,擁有722萬個零部件構成,而一架偌大的波音747飛機需要的零部件是600萬個左右,這已經是世界之最了,而天刃戰機將刷新這個記錄。
顧成有信心制造出如此先進而技術復雜的飛行器,還得得益于新型納米材料,沒錯,天刃戰機的核心材料就是碳炔合金。
正是因為這種超強韌的材料加上結構,才能確保技術復雜的天刃戰機在擁有強大戰斗力的同時還極度耐曹,畢竟要做到空中戰機形態與步戰機甲形態之間自由切換,要是材料和結構不過關,分分鐘給你散架。
而如此性能卓絕的天刃戰機,絕對不是白菜價,其綜合制造成本的預估飆升到了傳統戰斗機J20的18倍,即RMB¥126億/架,這還是不算研發成本,雖然有顧成開掛屬性加持,但研發成本依然龐大,不然“天刃計劃”800億的投入預算是假的哪?
而算上超級飛行員,那成本不得了,要突破天際的節奏。
天刃戰機,傳統戰機飛行員是絕無可能駕馭得了,那是真的會死人的,而且是必死無疑,飛行員本身也要進行像夢娜一樣后天性的強化改造才能駕馭天刃。
這么大致算下來,養一架天刃戰機+超級飛行員,已經超過了美帝的一架B-2隱形轟炸機。
老美一架B-2的成本是24億美元,相當于RMB¥170億,財大氣粗的美帝也只是養了21架,其中兩架GG了,還剩下19架,幸好當初沒有派一架去騎坎布圖,不然就只剩下18架了。
由此可見,天刃戰機未來裝備的數量也不會有太多,對比老美的B-2只少不多,因為軍費開支本就不如北美,這是客觀條件的制約。
但國家依舊毫不猶豫的批了“天刃計劃”這個項目也是有道理在里面,因為一架天刃戰機擁有足以改變甚至能對一場戰略劣勢的戰爭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一架就能做到,絕非夸張,就一個特點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