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周煌不禁仔細回顧了一下天擎科技集團的發展史,或者說縱觀天擎科技目前的科技樹,全都能夠串通起來,仿佛就是為此而服務的。
機械外骨骼+超導電池儲能,再有小青這樣的人工智能,滿足了機械工人數以億計的量級勞動力……
通過天擎科技的科技樹周煌發現從最開始的機械外骨骼到現在的天刃戰機,都是一整套自下而上的科技體系全部被打通了。
這個時候,顧成的話讓小周重新回過神來。
“完成了在拉格朗日點上裝設超巨型光屏裝置這一工程之后,就可以人為干預整個金星吸收太陽能的強弱,同時我們也可以人工干預制造白天與黑夜時長,金星243天的自傳周期比公轉都長,擁有這個超巨型光屏裝置即可人工控制金星表面24小時晝夜更迭,季節**替變化等,這才是地球環境化。”
聽到這話周煌思考了片刻說道:“那起碼得需要至少兩個超巨型光屏,另一光屏放在金星漫長晝夜的一面用來反射太陽光。”
顧成點點頭:“沒錯,就是兩塊,金星與太陽之間這塊最大,金星背面的這塊只需要正面那塊的1/25的面積即可。”
“我們爭取用在2030年左右讓正面這塊超巨型光屏裝置完工,然后開始運作,把原本直射到金星表面的太陽輻射能力全部屏蔽掉,如此一來,當金星不在接收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而它本身又在不停的向宇宙中以長波的形式輻射能量,在得不到來自太陽的能量補充后,金星迅速開始冷卻。小青,計算機模擬出來了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金星每天吸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相當于2.55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而在朗格朗日點上的超巨型光屏裝置每天所能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相當于7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該裝置的太陽直射接收面可比整個金星的最大橫切面積大好幾倍。
小青:「已經完成了,數據模擬顯示,如果金星不再接收太陽的能量,行星表面的平均氣溫將迅速驟降。35周后,金星上的平均氣溫驟降至0攝氏度;1年后,氣溫將下降到-79攝氏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沉淀;3年后,金星的表面溫度降至平衡在-160攝氏度,溫室氣體進一步沉淀,大氣中99%的二氧化碳將覆蓋在行星表面,形成一層平均厚度達到10米左右的干冰固態物質,金星大氣壓強將下降到0.78個標準大氣壓。」
干冰就是固化的二氧化碳。
沒有了太陽輻射,行星會立刻冷卻下來,大氣層幾乎可以被忽略的水星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對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427攝氏度,背面是-173攝氏度的極寒。
隨著小青簡述完畢,周煌琢磨了下忍不住說道:“老板,這應該不行吧,等超巨型光屏再次放太輻射通過,照射到金星表面之后,當行星表面平均氣溫上升到-78攝氏度左右,金星表面的干冰又會釋放到大氣層,而想要讓金星適宜人類居住,表面平均溫度要達到16攝氏度才行。顯然,氣溫一上升溫室效應立馬就跟著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