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由自主的點點頭,顧成的條理非常的清晰,繼續闡述道:
“第一大步的月球背面工程又細分為三小步,第一小步跟‘天刃計劃’有關,也即是說我們需要建造一艘千噸級載重的天刃運輸飛船,載重量起碼要達到安-225運輸機的五倍以上;”
“第二小步在月球背面建立集群制造工廠并以上面的資源不計消耗的量產智能機械勞動力,天弧一號的計算結果顯示需要180億個不同分工的智械勞動力才能滿足‘群星計劃’,此外還要在月球背面建造天梯,或者說太空電梯。月球的逃逸速度只有7馬赫,加上沒有大氣層,建造天梯具備可行性的一切條件,當地資源也足夠,有了天梯就可以遠源源不斷地把月球表面生產出來的物資輸送到太空軌道上,從而送往金星,飛船不用每次都大費周章的進行軌道空降了。”
“第三小步就是打造一個龐大的太空運輸大隊,地球的引力彈弓效應要加以利用,也即是說在月球背面生產完備的物資,通過這個太空運輸大隊不斷的往返月球、地球、金星,尤其要利用每年一次的金星凌日這一黃金窗口期,這個龐大的搬運工就像螞蟻一樣,把超巨型光屏裝置和金星星環從無到有的壘砌而成。”
放眼宇宙尺度,實施“群星計劃”的人類確定如同螞蟻一樣,鍥而不舍,最終創造一個匪夷所思的建筑。
如此龐大的太空工程,一切就從第一艘天刃運輸船開始。
倘若是讓人來論證“群星計劃”恐怕光是制定方案步驟就得上千名專家花費數年的時間進行討論,而且還有可能出錯,一旦出錯將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借助小青和天弧一號的輔助,從整體的“群星計劃”到細分下來的成百上千個小步驟,都有著極強的邏輯目的,而且還得通過超級計算機的驗證,避免錯誤的發生。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研討結束了,許教授等人依然震撼莫名,說“群星計劃”就是一個奪天地之造化的工程也是毫不夸張。
……
顧成的辦公室里。
研討會一結束,何素在辦公室里單獨見了一面。
“你這個‘群星計劃’太過于……匪夷所思,讓人目瞪口呆,國家不敢陪你玩,哪怕是超級計算機已經驗證了你的這一方案具備可行性……”何素坦言說道:“所以國家不會給你撥款,這個你要理解,但是上級批準了你和天擎集團公司可執行‘群星計劃’,也即是說你有錢你自己去折騰,要撥款國家沒有。”
這是在顧成的意料之中,“群星計劃”的工程規模就算是窮盡全人類都造不了一根幾十萬公里長的太空光導,就更別說拉格朗日點上裝設的光屏裝置、金星軌道星環和月球背面集群工廠這些了。
窮盡全人類都承載不了,何況一國?
顧成笑了笑,自信十足的說道:“我不要國家的一分錢,只要給我一張A4紙的批復文件和從精神上予以支持就夠了,剩下的我來搞定,在‘群星計劃’這項工程上,不是我膨脹,而是除了我真的沒有人能給予我看得上的實質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