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把掃描到的識別信息反饋給中樞電腦,后臺程序立刻完成了解碼,并從分發系統中把信息反饋給這架無人機,它因此獲得了一份實時航行路線,也即是送貨地址的派送路線,并且是計算機通過計算結果給出的當前最短行程路線,無人機接收到反饋信號便按照導航路線飛行派送。
與此同時,其它的無人機也都帶著自己的包裹進入派送途中,接下來人們看到這兩百多架無人機不再像之前那樣密集排列飛行了,有的在一段航程中路線一致,過了一段距離就有無人機改變航道。
兩百多架無人機很快就分散在了長風區的各個地點。
此時此刻,長風區的地面也有不少人都在對著天空拍攝,作為無人物流的試點,長風區的人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不可否認的是,這件事情遭來了長風區大量的當地市民的激烈反對,因為人們都害怕高空拋物的危害,萬一無人機懸掛的包裹箱脫鉤砸地面了,要是砸中了人后果不堪設想。
盡管運營方已經通過了技術手段和大數據分析,闡明了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屬于極小概率事件,甚至發生的概率只有長風區車禍事件概率的1%。
但市民依然不接受,因為心理上太沒安全感了,頭頂上飛著幾斤重的包裹箱,這心里就是不踏實,以后恐怕連門都不敢出了。
最終這個矛盾終究還是被解決掉了。
并不是強制推行不顧當地人的反對,而是在馬路和人行道之間擠出一條緊急車道寬度標準的安全區,無人機的航道就在這條安全區上空飛行,假使懸掛的包裹箱脫鉤墜落了,也是砸在安全區內,安全區內是禁止人踏入的。
現如今長風區試點已經根據無人機航道網絡進行相應的地面安全區改建,主要改建任務就是新增欄桿,區分車道、安全區、人行道。
各走各的道,如此才解決了市民擔心的高空墜物問題。
至于無人機通過岔道或十字路口的上空,這就真沒轍了,不可能再修一條高空安全廊道,成本接受不了,而且這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但在設計空中航道網絡的時候,也是盡可能的避開斑馬線以及校區。
長風區的市民們到也很諒解,畢竟從概率上來講,外賣騎手在地面穿行的危害還要大呢。
……
話說派送披薩的那架無人機已經飛行了1.3公里,在長風區的一個小區附近,此刻也有媒體記者,相關的工作人員,這是設立的一個小區接收站。
空地上有一個醒目的大“H”,標識著降落的區域。
“應該快到了,上面的實時派送信息顯示預計到達時間已經在30秒之內。”一位工作人員看著手機屏幕,旁邊也有一位工作人員正在拍攝,將畫面推送到發布會現場的大屏幕和觀看直播的觀眾們眼里。
果不其然,話音剛落下不久,天空之上就出現了一架肉眼可見的無人機,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架無人機在大“H”的指定降落區域實施空降。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機上的實況圖像識別系統如果掃描到大“H”的指定降落區內有人的時候,它會懸停在空中,這個時候系統判定無法降落,只有等人離開降落區,它才會進行安全降落,包括一些動物之類的也一樣。
此刻,無人機緩緩地降落,所有人都見證了懸掛的包裹箱平穩落地,無人機上的懸勾感應到了拉力數據的變動,以及與指定降落區的高度對比,采集這兩項數據以此來判定包裹箱是否已經與地面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