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了這把試驗品可以正常射擊之后,勞倫斯與崔法利也沒有閑下來,而是抓緊時間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測試這把武器的各種性能。
出于歷史上的習慣,勞倫斯還是將這種新式火槍暫時命名為來復槍,來復一詞來自于英文的rife,即是膛線的意思。
要想要作為一種制式武器列裝軍隊,來復槍的可靠性、使用壽命、生產難度等細節都需要經過全方位的考慮。
“一百碼距離的人型目標命中率能夠達75,如果膛線刻制的更精致的話,應該還能提升。”
崔法利少校一邊在他的筆記上記錄著,一邊對勞倫斯說道
“可惜的是,它的制作工藝比一般的火槍復雜多了,普通的學徒應該搞不定膛線的刻制。包括這種特制的子彈,精細程度要求更高,靠手工生產基本不能量產。”
勞倫斯也頜首表示贊同,在這些天的試驗里,兩人發現米尼彈的制造難度是遠大于槍支本身的,包括子制造彈的材料也不好找。
前端部分倒還好,為了適應后端的膨脹,勞倫斯決定采用較軟的金屬鉛,至于后端的軟木部分,兩人在實驗中發現效果最好的,是將橡木外皮進行蒸煮軟化并切割得到軟木。
在大量生產中,光是這道對橡木外皮的處理工序,恐怕就需要不少人手。
子彈又是戰爭中物資消耗的大頭,即使是在排隊槍斃的戰術下,平均也要消耗三百枚子彈才能擊中一名敵人。
再加上使用這種槍支的士兵還需要額外的射擊學習與訓練,勞倫斯與崔法利都不寄望這把武器能夠很快出現在戰場上。
“短期內應該不會列裝部隊了。”崔法利少校很是可惜地愛撫著手上的槍支,隨口問道
“真想看到它在實戰中的表現。”
“也許有機會的。”勞倫斯沉吟片刻,說道
“我可以在巡邏隊里測試這把武器,還拜托少校幫我打制十把來復槍和對應的子彈,另外,還有一件事希望崔法利少校能夠承諾。”
崔法利少校看著勞倫斯的表情,是無比的嚴肅與認真,即使是在戰場上勞倫斯都極少露出過這樣的神色,于是下意識地點頭答應了。
“您應該也知道,來復槍的重要性,在合適的時機到來前,我希望這把武器的存在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秘密”
1768年2月20日,科西嘉的北部軍團觀察到熱那亞軍已經將大本營由溪木堡壘轉移到了巴斯蒂亞,并且在巴斯蒂亞周遭地區也修建了簡易的防御工事。
這代表熱那亞人并沒有打算撤回溪木堡壘,這個結果讓納森將軍與勞倫斯都松了口氣,如此一來,勞倫斯此番來到北方軍團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
同時,勞倫斯拜托崔法利少校制造的十把來復槍與對應的子彈也基本完工。畢竟火槍的零部件都是從報廢的滑膛槍上拆下現成的,崔法利少校也只需完成膛線的刻制和子彈的打造。
另外,崔法利少校還將來復槍的工藝用在手槍上,為勞倫斯打制了一把帶有膛線的燧發手槍。
盡管手槍的槍管較短,在遠距離射擊上不能保證命中率,不過勞倫斯經過幾天的射擊訓練,對于五十碼內的人形目標基本能達到九成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