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而且他的友善可不是偽裝出來的,即使是對馬廄的仆人,他也是始終微笑著,這樣的品行使他在貴族圈中頗受好評,每個人都樂意與他共進晚餐,都期盼能夠得到這樣一位真心朋友。”
隨著莫普大法官的講述,勞倫斯也迅速地在腦海中搜尋著關于這位奧爾良公爵的歷史記載。
盡管在歷史長河中,這位奧爾良公爵遠沒有他身旁的兒子來得出名,但是在十八世紀末的這段時間里,奧爾良公爵的大名對法蘭西貴族們來說依舊是如雷貫耳。
他是路易十三的旁系后代,他的曾祖父是路易十四的親弟弟,他的祖父是路易十五即位之初的攝政王,他的祖母則是路易十四的女兒,當今的國王陛下是他的表兄弟。
這顯赫的家系使得奧爾良公爵自從1752年繼承爵位開始就被稱為“第一血親王公”,意思是他身上的血脈是僅次于波旁王室直系成員的。
這也難怪他的孫子會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之后被資產階級自由派擁立為法蘭西國王了,除了波旁王室的直系血親之外,奧爾良家族本就是法蘭西王位最有力的繼承人和宣稱者。
而除了這無比高貴的血統之外,路易菲利普也是一位能力出眾的軍人與政治家。
他在1744年便晉升為陸軍中將,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有過數次卓越的戰績;他隨后擔任了多費內行省總督,憑借仁慈親善的性格使得當地民眾無不對他交口稱贊。
也許是因為奧爾良家族出色地擔任了路易十五即位初期的攝政,也或許是路易菲利普確實具有難能可貴的才華,路易十五本人也對這位奧爾良公爵持有相當親近的態度。
國王陛下頻繁地賜予奧爾良家族新的封地與城堡,并且試圖將更重要的職位交給路易菲利普。
然而,這一代奧爾良公爵最大的特點便是他對政治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野心。
憑借他那高貴的出身和世系關系,路易菲利普本可以輕松地成為凡爾賽宮廷中最頂端的貴族,就連傳承自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黎塞留家族也得在奧爾良家族面前低下頭來。
但是,路易菲利普自從卸任了多費內行省總督之后,就再沒有擔任過任何重要的公職了,這并非是他失去了國王的恩寵,恰恰相反,這是奧爾良公爵主動離開了權力的中心。
他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藝術與學術之上,這才是路易菲利普真正感興趣的領域。
路易菲利普熱衷于戲劇,贊助了數不勝數的演員和音樂家,甚至親自編排劇本,親自登臺演出。
他還頻繁地接見啟蒙主義學者和自然哲學家們,科學院的達朗貝爾、數學家拉普拉斯、化學家克勞德貝托萊、作曲家莫扎特、以及大名鼎鼎的伏爾泰和狄德羅,這些在后世聞名的學者和藝術家們都曾是奧爾良公爵的座上賓。
盡管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名字在史書上的出現次數并不多,但是他的名字卻能相當頻繁地出現在十八世紀末學者和藝術家們的自傳與回憶錄之中,可見公爵對藝術與學術的熱愛早已超過了對政治的追求。
而他的兒子查理公爵能夠在后來成為盧梭的信徒,恐怕也和奧爾良公爵對啟蒙主義學術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干系。
近二十年以來,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都一直過著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凡爾賽的政治漩渦似乎與他沒有半點關系。
不管是蓬巴杜夫人的掌權和去世,還是舒瓦瑟爾公爵的崛起,抑或是杜巴利夫人進入宮廷中心,奧爾良公爵都始終置身事外,沒有對任何一個派系有過半點傾向。
而這樣的中立態度也為路易菲利普在貴族中博得了大量美名。
任何一位貴族,不管是身處在哪個派系哪個
貴族圈,當他去拜訪奧爾良公爵的時候,都一定會受到最熱情且平等的款待,公爵會與賓客熱烈地探討建筑、戲劇、文學與哲學,而絕不會提到政治一詞,仿佛這個詞語在奧爾良公爵的城堡里完全不存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