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由于校區的不同,教育內容和研究內容也不同。根據教育內容來看,主要分為實行“教養”課程的目黑區駒場校區、實施專業教育的文京區本鄉校區、只進行研究生教育的千y縣柏校區。
這種校區分立體制,對于往往根據院系區分校區的其他大學是很少見的;這種在入學初期設立教養課程的大學在rb國內也并不多。
東京大學仍是采取學院制的大學,各校區實際可以稱為駒場學院、本鄉學院和柏學院。每個學院的自主權非常大,授課時間都不一樣。但另一方面,學生在選擇選修課的時候,有著很大的自由權力,所有學院的課程都可以選修。
重視教養教育是東京大學教育的最大特征。
教養教育是作為教養學部前期課程授課的,但是東京大學的所有專業、研究生專業和研究所的老師都參加授課。
教養教育分前期課程和后期課程,基本包括了文科和理科的各種專業。前期課程涵蓋各國語言、法律和政治、經濟學、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等。后期課程則在前期課程基礎上加以細化。教養課程可以說基本上是一種綜合素質教育。
而所有的新生,在前兩年里,都是屬于教養教育中的學生。
只有通過了前期課程和后期課程的學生,才能正式地開始進入專業學習的階段。
有趣的是,相比其他高校,東京大學的必修課是比較少的,而另一方面,東京大學的選修課卻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不僅如此,無論年級、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課程,只要時間允許,選什么課都可以。
文科生和工科生,大一新生和博士生出現在同一間教室,在東京大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種扁平化的課程設置,可以說是東京大學的另一個特點,坂本清也是看中了東大的這個特點,就是必修課比較少的這點。
因為,坂本清注定了要在兼顧學業的同時,還要進行演藝活動,所以在時間上,肯定會比較捉急,但是東大沒有很多的必修課,這就可以讓坂本清的計劃,可以有實現的可能性。
他的計劃就是,一邊上大學,一邊發唱片,還有演戲,兩邊都兼顧,兩邊都做好。
這是個挑戰,但是同時也是最適合坂本清的模式。
畢竟,他可是學習天才。
目黑區的駒場校區,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學生,上課學習的地方,校園面積相對本鄉校區小一點。
但是因為是駐扎的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們,所以整體氛圍更年輕活潑。
而本鄉校區,主要是大三以上的本科生以及大學院(即研究生院),面積大一點,是東大的主校區,有種正統感。
相對大一大二學生們,上課都是滿校園地跑,大三以上的學生們,就是在每個學部自己樓里學習,或者每天憋在研究室里頭做實驗,所以整體氛圍沒有駒場校區那么的活躍。
而坂本清所在的文科學生們,被老師們帶到一個階梯教室里,簡單地說了一下,關于他們以后要在駒場校區上課學習的情況,然后,就原地解散了。
而坂本清也是和千鳥小姐姐聊了幾句后,就離開了。
“下次見面,應該就是在駒場校區了吧。。。”看著坂本清遠去的身影,千鳥雪子,喃喃自語道。
出來后的坂本,本來掏出手機,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的,但是想到了,pta的會議應該還沒有那么快就結束,他只好悻悻地在東大里亂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