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不算是贅婿,但是其實也差不多。
以他的家境,能娶到李夫人,絕對是高攀了。
結婚之前,李登覺得自己攀龍附鳳,要一步登天了,心里痛快得很。
但是結婚之后,女強男弱的事實,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男人嘛,骨子里就總想證明自己。
可是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和人家娘家人相比,他實在是太弱了,沒有太多話語權。
李登努力了幾次,都失敗了。
這幾次失敗簡直是雪上加霜,老婆一家人,更是有點看不上他了。
甚至嫌棄的意味都很明顯了。
最后他決定,另辟蹊徑,不再在金錢上掌握話語權了。
那東西太俗,不如從文化上掌握一下吧。
于是李登開始看書,開始學習。
想做一個儒雅隨和的飽學之士。
可惜,他的基礎太差了。
有一個悲哀的事實是,沒文化的人,看書都不知道從哪看起。
最后李登選來選去,選擇了知名度最高,唯一自己聽說過的幾本書。
比如讀者,青年文摘……
在這些書的熏陶下,李登不僅獲得了很多知識,擴展了知識面。
漸漸地,三觀也發生了變化,也被塑形了。
他開始向往沒有見過的世界。
比如,那個下水道零件能用很多年的德意志。
比如那個馬桶水能喝的天照國。
尤其是天照國,距離李登比較近,文化也稍微有點相似。
而且這兩本雜質介紹的最多。
李登漸漸地對那里生出了傾慕之心。
開始的時候,他是羨慕,后來的時候,是佩服。再后來,就是恨不得加入了。
至于我們和天照國是不是世仇,是不是曾經犧牲了數千萬人,才把天照人從家鄉趕走。
至于這一點,李登也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如果當初順從天照國,那我們是不是也能像如今的天照國一樣,成為自律嚴謹的國家了呢?
我們是不是也能產出很多仙人呢?煮飯仙人,如廁仙人,碼字仙人……
第二,如果自己加入了天照國,那不就等于是天照的子民了嗎?那之前的世仇,和自己有啥關系?
總之,從那時候開始,漸漸地李登就變成了精神上的天照人。
起初的時候,李登的老丈人一家,覺得這女婿越來越離譜了,對他的嫌棄簡直是溢于言表。
但是當李登去了幾次天照國,舔上了幾個天照人之后,老丈人一家竟然對李登態度有所改觀了。
他們忽然覺得,這個沒用的女婿,好像要有所作為了。
于是,李登又借力打力,運用老丈人家的財力,在天照國一番大撒幣,終于結實了幾位大師。
這些大師自稱神使,神的使者,代神行事。
這個宮內,就是一個神使。
宮內供奉的神,就是那個無頭巨人。
據說這無頭巨人,是古時候一個惡人。
這惡人嗜殺成性,一連殺了數百人,而且都是殘忍的斷頭。
后來,惡人終于被抓住,斬掉了頭顱。
可是這惡人死后,化作厲鬼,危害更甚。
天照國的村民無可奈何,只能建了一座神社,專門供奉惡人。
稱之為無頭將軍。
后來宮內為了提升實力,偷偷將無頭將軍的骨灰偷了出來,獨自一人供奉。
為了取悅無頭將軍,宮內四處尋找無辜的人,供無頭將軍斬殺。
而尋找倒霉鬼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李登身上。
那時候,李登正在天照國。
他接下任務之后,沒有選擇天照國人,而是選擇旅居天照國的同胞。
正應了那句話,老鄉見老鄉,背后打一槍。
李登這種積極地態度,獲得了宮內的信任。
于是,他成了宮內的合作伙伴。
說是合作伙伴,其實和奴仆差不多,宮內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后來李登跟宮內說,富貴不還鄉,猶如衣錦夜行。
宮內說:“正好,我要派你回去,做一件大事。”
于是,兩個人一拍即合,李登就回來了。
跟隨他回來的,還有四個天照國的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