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子的馬車骨灰盒被門主否決了。
但是他并不氣餒,又拿出來了另一個小巧的東西。
這東西看起來像是一個板凳,只不過板凳的模樣有點奇怪。
門主說:“你這個……”
鑿子說:“門主請看,這其實是一個小板凳。”
“但是他的重量很輕,因為里面我已經做了鏤空的設計。”
“人們在外出旅行,或者等車,或者坐車的時候,往往沒有座位。”
“這個時候如果從身上掏出來一個板凳,那豈不是可以緩解疲勞?”
“門主請看,我這個板凳是折疊的。”
在鑿子的操作下,板凳折疊成了拳頭大小。
他顛了顛板凳,對門主說:“門主請看,體積不大,重量也不大,特別適合隨身攜帶。”
門主哦了一聲:“折疊板凳?這東西早就有了,人家是用合金鋁管制作而成的。”
“不僅比你的結實,而且比你的防水。”
“你有時間搞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倒不如好好修煉一下。你這是本末倒置了啊。”
鑿子并沒有被打擊到。
他邪魅一笑,說:“那門主請看,我這個功能,他有嗎?”
鑿子又把板凳展開了。
這東西在他手里,就跟變形金剛一樣,不斷地變化形態。
然后,我們眼睜睜看著板凳變成了一個牌位。
上面還寫著一行字:魯班門門主之靈位。
門主:“你踏馬的……”
鑿子干咳了一聲,說:“門主,我知道你著急,但是你先別急。”
“這一行字,只是為了演示一下。”
門主深吸了一口氣,說:“所以,板凳變成牌位?這算什么鬼東西?”
鑿子說:“咱們神州百姓,最看重的就是祖宗了。”
“如果每天能把祖宗帶在身上,那豈不是讓祖宗特別的欣慰?那祖宗豈不是會保佑他們?”
“所以,我這個小小的巧思,就在這里了。”
我忍不住說:“你這不是扯淡嗎?”
“等牌位變成板凳的時候,你就等于把祖宗坐在屁股底下了。那祖宗豈不是得氣的活過來?”
鑿子搖了搖頭:“非也。”
“我們經常做祖宗的都知道,祖宗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兒孫覺得他們老了,覺得他們沒用了。”
“所以,如果能對兒孫有用,他們心里必定十分的開心。”
“除此之外,兒孫坐在祖宗身上,這其實也是一個美好的寓意。”
“這就代表了,做父母的,做祖宗的,甘愿化身為墊腳石,為子孫鋪平道路。這體現了舐犢之情。”
“母慈子孝,正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啊。”
我:“你這……”
二叔說:“你不該坐板凳,你這么能說,你應該進外交部啊。”
鑿子還在那滔滔不絕,對門主說:“另外,我這里還有一個小巧思。”
門主無語的說:“還有啊?這次想變成什么?”
鑿子又拿著板凳變了變。
最后,板凳的某一個平面露出來,上面雕刻著幾行字。
我們湊過去看了看:“這是啥?日歷?”
鑿子點了點頭:“沒錯,就是日歷。”
我:“神經病啊。”
把日歷雕刻在板凳上?不對,雕刻在牌位上?
誰踏馬看日歷從這看啊。
鑿子還在那認真的介紹:“你們看,這日歷上,有幾個日期,我用紅色的顏料圈起來了。”
“這是清明,這是中元節,這是……”
“這是提醒購買了板凳的人,不要忘記祭祀祖先。”
門主摸了摸下巴,遲疑的說:“會有人忘記嗎?”
“一個能忘記祭祀祖先的人,會整天帶著牌位做成的板凳瞎晃悠?”
鑿子不為所動,還在那說:“門主,我們設想一下,有這么一個人,事務繁忙,焦頭爛額。”
“忽然有一天,看見了板凳上的日歷,頓時一拍腦門,然后去祭祀先祖。”
“但是先祖的墳墓在山上,十分的遙遠,十分的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