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皇太子凌筱月年幼,尚未有子嗣,朕屬意皇后,分理庶政,撫軍監國,是為臨朝聽政。”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正宣十七年八月。”
……
“臨朝聽政?”
眾人很快抓住了重點。
太子繼承大寶,是天命所歸,這一點,是沒人可以置疑的。
畢竟,圣上就太子一子,不是他繼承,是誰繼承?
可是,這遺詔里多了一條皇后臨朝聽政,掌軍國大事。
那就不一樣了。
這意味著皇后的權柄被無限放大了!
“太子聽到否,遺詔讓本宮臨朝聽政。”
陳皇后笑靨如花,神色傲然。
凌筱月眼神似水,帶著淡淡的冰冷,似乎看透了一切。
傾城的容顏勾起了一抹冷笑。
“皇后,你這是矯詔,本王這里也有一份詔書,還請首輔楊大人為本王宣讀。”
凌筱月取出了一份詔書,讓楊建昌宣讀。
楊建昌頭大如斗,今日實在兇險,走錯一步,那可能便是殺身之禍。
不過,他也意識到自己只能選擇太子這邊。
不然,自己這首輔之位,遲早會被于文瀚頂替。
楊建昌接過太子手上的詔書,正要宣讀,陳皇后立馬不干了:
“且慢!太子,你隨便拿出一份詔書便說是陛下的遺詔,未免太可笑了。案牘處,可有記錄?”
劉公公陰惻惻地笑了聲,道:“皇后,這案牘處可沒有這份詔書的記錄。”
一般皇帝的詔書會在大內案牘處備案,留下記錄的。
“案牘處是沒有這份詔書的記錄,但是我有。幾天前,陛下召我進宮,給本宮這份遺詔。你們可以核對這兩份詔書。”
長公主突然開口,從懷里取出了一張黃布。
聞言,陳皇后、劉公公等人臉上的笑容都凝固了。
楊建昌立馬命人將長公主的那份詔書取過來,與太子的詔書進行核對。
“這兩份詔書一字不差,而且這是陛下的筆跡,是皇帝親筆所書!”
楊建昌立馬大聲說道。
在場的眾人不由地一驚。
這是陛下的筆跡?
在場的官員紛紛走上前查看,確認這是皇帝的筆跡。
連陳皇后、劉公公、于文瀚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陳皇后更是傻眼了。
她沒想到那個老東西居然留了后手,偷偷親筆寫了詔書。
難道他知道自己和于文瀚的奸情,甚至連下毒的事情也知道?
陳皇后不禁地冷汗直流。
楊建昌抬手看向了陳皇后,朗聲道:“皇后娘娘,還請出示皇帝遺詔!”
陳皇后聞言一愣。
她手上的這份遺詔根本不是皇帝親筆所寫,而是他們偽造的。
這拿出來,指定露餡。
突然,一匹快馬飛奔而來,身后還跟著數十名騎兵。
只見一個面容白凈、身穿黑甲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馬,喝道:“既然皇后有遺詔,為何不按照遺詔行事!”
文武百官看了過去,認出了此人。
這人便是海昌侯陳山令。
他竟然騎馬闖入內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