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朕的內帑才分到一成?”凌筱月撇嘴道。
眾人都無語了。
這葉公公送來了價值百萬的戰利品,你還不滿足?
“啟稟陛下,葉大人說將來船舶司的稅收戶部拿四成,內帑拿兩成,當地衙門和船舶司拿兩成,水師衙門拿兩成。”
蕭山再次開口道。
“朕能拿兩成是吧。這還像話。那葉卿家的建議,朕批準了。同意頒發出海執照,提升船舶司的收稅稅率,同意成立江南水師衙門。”
凌筱月淡淡的聲音回蕩在御書房內。
眾人很無語。
不過,眾人齊聲道:“皇帝圣明。”
內閣算是同意了這些建議。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內閣這些人不動心很難。
況且,戶部拿了大頭。
戶部有了銀子,其他部門的日子都會好過一些。
蕭山心中一笑。
他明白,殿下這一招是連環計。
只要同意其中的一個條件,就必須同時同意其他條件才能達成一致。
比如同意頒發出海執照,那就需要同意江南水師衙門的成立。
因為獲得出海執照的商家需要水師的保護,如果沒有水師的保護,那出海執照便是一紙空文了。
同時,這又是一個利益均沾的方案。
皇帝、內閣、地方府衙、船舶司、水師衙門通通受益,受苦的只能是江南地方的豪強了。
不過,在與海盜私通的船行和問題上,朝堂上保持了比較謹慎的意見。
畢竟,這些船行背后的關系錯綜復雜,甚至牽涉郡王、前首輔等人物。
當然,對于涉及官員私通海盜的問題,朝廷不會姑息,這是立場問題。
吃大周的飯,砸大周的鍋,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
就算是老好人楊建昌也殺氣騰騰,揚言要對付這些人。
他已經讓內閣的翰林編修們已經正在核對那些書信了。
對于那些船行的處置,大家分成了兩派。
像是兵部尚書谷偉,覺得應該以通番賣國之罪處置這些船行。
而楊建昌覺得不能過激,這會逼反江南的豪強。
御前會議討論了一個時辰都沒有拿出一個方案。
眼看天色漸亮,凌筱月便宣布先休息半個時辰,等吃過早飯再說。
凌筱月先離開了,下去用膳了。
這件事不能在朝堂上讓文武百官討論,不然會引起大亂子,還是想讓內閣拿出一個解決辦法再說。
見皇帝離開,蕭山笑道:“幾位公公和閣老,我家大人準備了一些江南的土特產已經送到你們家了,感謝諸位對我家大人的支持。”
“土特產?”
李旻海心明眼亮,瞬間明白了。
“都是一些海上的東西,畢竟是戰利品,少不了諸位大人的。”蕭山笑道。
“蕭大人,下不為例啊。”
楊建昌捋了捋胡須,哈哈一笑,打了一個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