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如此,陳青峰還是想問一些問題。
“李剛同志,我們來這邊只是了解一些情況,有些事情你不要緊張,也不要對我們隱瞞,跟我說實話,你跟王琳之間現在還有沒有聯系?”
“我……”
李剛猶豫了,陳青峰和張慶祿對視了一眼。
“我們已經很久不來往了,不過上個禮拜我回家的時候見過她一次!”
“你見過她?”
“當時路上遇見了也不好意思不打招呼,就跟她一路聊了兩句!”
“李剛同志,我能問一句王琳在學校有沒有別的對象嗎?”
“什么?”
“或者有沒有追求她的人?”
“我覺得應該有!”
“應該有?”
“王琳是那種,怎么說?就是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平時也比較容易相處,日子久了,難免會有人喜歡上她那樣的女孩!”
這年頭,這個評價可不怎么好。
因為這年頭民風比較保守,要是說處對象,一般就是跟一個人,分手這種事情說白了,其實跟后世離婚差不多。
眼下的戀愛觀可不能拿幾十年后相提并論。
所以聽到這個評價,陳青峰和張慶祿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雖然這么說,有些冤枉王琳,但在這個年代看來,這樣的評價屬于個人生活比較混亂的情況。
……
“那你知不知道在學校里和她關系比較好或者在石門這邊有沒有和她關系比較不錯的男同志?”
“這個我真不知道……”
李剛搖了搖頭。
陳青峰又問了幾句,眼看著問不出來什么,于是只能作罷。
這一趟來他們算是確定了,李剛應該是沒有什么在場或者作案時間方面的嫌疑。
但這邊的行政值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送走了李剛之后,陳青峰就跟保衛處的同志了解了這個事情。
“你說我們這邊的安全生產值班?這個事兒是我們廠一貫的制度,我們這邊日夜不停的生產,工人也是3班倒,晚上難免出什么狀況,可是廠領導都不在,所以就要求那些行政科室派人留下來解決一些廠里的問題!”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值班人員離開了這里,還不知情的?”
“這個……”
陳青峰一問就知道這個嫌疑應該脫不了。
因為對方的回答看來有些閃爍。
估計是存在這種可能的。
陳青峰和張慶祿很有默契的,點了點頭,沒有說這件事兒。
就這樣,兩個人跟廠里的保衛科同志相互溝通,然后離開了。
從水泥二廠出來之后。
陳青峰和張慶祿推著自行車,兩個人一邊趕路一邊聊著案子的事情。
“看來兩個案子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吳愛花是農村姑娘,比較樸實!王琳是城里姑娘,人際交往方面比較復雜!”
“那我們從誰的方面入手?”
“兩個案子還不能并案,不如這樣,我先去查線索比較少的吳愛花的案子,你接著查王琳的案子,咱們每天把進度互相對一下……”
“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