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
陸金華和王愛民這邊,在溫州批發城這里,干了這么長的時間。
兩個人手上賺了不少錢。
不過這年頭誰都知道,賣衣服肯定干不過賣電器的。
王愛民這幾天就跟陸金華商量,石門這邊的生意已經穩定下來了,陸金華在溫州那邊認識的一個小老弟,之前做生意賠了不少,現在來這邊投靠他。
王愛民考察了一番,覺得可以先讓這個小老弟在石門這邊把場面撐起來。
要真說賺錢,石門哪里是首都的對手。
于是兩人一合計,覺得可以。把石門這邊的資金抽調過去,然后擴大他們在首都那邊的生意。一手服裝一手電器。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不過臨走之前,石門這邊的關系還是要捋一捋的。
本來那些溫州老鄉就是來投奔陸金華的。
聽說陸金華和王愛民打算去首都,有不少人都在打聽,也想把這邊的生意了結了跟他們一起去。
王愛民跟陸金華接觸的多了,也逐漸明白了一些。
有的時候南方人跟北方人對于人際關系的理解還真是不一樣。
北方人做生意通常是單打獨斗。
而南方人做生意則是老鄉帶老鄉,講究一個傳幫帶。
陸金華以前坐過牢,這件事兒,王愛民是知道的。
現在當初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接觸的久了,王愛民也知道,這些溫州老鄉有不少就是陸金華當初在金華那邊倒騰糧票的時候,帶著的小弟。
那時候陸金華可是帶頭大哥,最后進去的時候,愣是一個人把罪名都扛了。
這幫小兄弟現在還欠著他一份天大的人情。
但是陸金華這個人,出來做生意,沒有仗著過去的情分,要這要那,反而在石門這邊,幫著溫州老鄉把貨都鋪了出去。
順帶著他們也白手起家在這邊拿到了一大片土地和一座規模很大的輕紡城。
不過,陸金華是在香江見過世面的,一個輕紡城又怎么能夠讓他覺得滿足?
他是看得出來的,石門再怎么發展也不可能比得上首都那邊。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首都,像陸金華這樣有實力的商人可能有幾萬人,但在石門這邊可能也就幾千。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在石門這邊吃得開。
但人一旦有了雄心壯志,眼前的這些,對于他們來說就只能是束縛。
所以陸金華和王愛民這才打算回首都。
……
這幾天,有一些跟他們一起賺錢的商人聽了他們的打算之后,也打算跟他們去首都那邊試試。
但是那邊畢竟是天子腳下,很多時候關系比什么都重要。
在國內做生意不講究關系是不可能的。
哪怕你就是在首都做那些面向老百姓的業務,也得需要一定的關系。
不然最好的鋪面憑什么租給你?畢竟解放之后,那些商鋪全都捏在公家的手里。
這年頭還沒有什么私產,房屋什么的都是國家分配,至于房屋買賣,眼下,連個影子都看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