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瓦底,位于泰緬邊境,緬甸一方的一座邊境城市。
若干年后,這里會因為專門坑害中國人的電詐園區而在國內成為知名的城市。
不過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這座城市。
如果知道的話,多半是在緬甸生活過的華僑,或者是因為各種原因,在這里討生活的中國人。
剛建國的時候,南方的戰事還沒有結束。
所以有一種傳說說開國大典時喝的酒是茅臺,有很多人都懷疑。
因為那個時候茅臺鎮還在敵方的手里。
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喝的很可能是西山省特產的汾酒。
當然這件事情直到現在也爭論不休。
不過眼下擺在賀紅兵面前的,就是這么幾個問題。
緬甸這邊大概有一百多個民族。國內號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可這邊一百多個民族各自如同一盤散沙一般。而這些民族當中,甚至還有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不受歡迎的那些羅興亞人。
華人在這邊當然也是少數民族。
不過生活在這邊的華人大概有三種人。
一種是四九年的時候,隨著老蔣敗退,來不及撤退到灣灣那邊,最后只能撤退到這邊的那些人。
這些人自成一體,剛來的時候,雖然他們和解放軍打仗不行,但是和緬甸這邊的武裝比起來簡直是碾壓一般的存在。
只可惜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人因為身份的問題無法回國,又得不到兵員的補充。現在留在這里的基本上也都上了年紀。所以實力大不如前。
第二種則是數量最多的。這些人是當初明末的時候跟隨明朝的敗軍退入緬甸的。后來吳三桂用弓弦絞殺了桂王。這些人也就生活在了這里。
若干年之后,香江的記者來到這里,發現這里居然還有一只明朝的遺民,居然還使用明朝的旗幟,傳回國內之后,也曾經在互聯網上引起過一陣討論。
至于第三種人。
數量最為稀少,不過也基本上是最為年輕的一個群體。
那就是在那個運動的年代,因為各種原因在國內犯下的事情,沒有辦法回國,只能跑到這里來繼續革命的年輕人。
賀紅兵就是這種人。
他們這些人朝氣蓬勃,正值壯年,不過論打仗比不了那些四九年敗退下來的老兵。
一開始來到這里擁有著高漲的革命熱情,可是這些年隨著國內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他們當初來這里的理由也變得可笑了起來。
現在他們還留在這里,唯一的念想就是發大財,就像這里的傳奇人物坤沙一樣。成為在這個國家能夠揮斥方遒的一方諸侯。
本來賀紅兵已經對自己的人生死心了。
他不是沒有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