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報紙都是內部發行,老百姓在公開渠道買不到,主要是給國內的干部做個參考。
于是陳青峰如實地記述了自己進入蘇聯境內之后看到的一切。
這里的住房,還有食品店外排隊的場景。
當然還有這座石油小鎮。
一篇也就是五六百字左右。
陳青峰好歹也是出過傳記的人。
現在對于這些事情,基本上已經駕輕就熟了。
以前的他想寫這么長的文章,幾乎不可能。
原因就在于他的見識僅僅集中在古城那一帶。
可現在這一輩子,他活的比上輩子要精彩的多。去過國外見識過資本主義最繁華的時刻?
還去過紙醉金迷即將迎來經濟暴跌的日本。
可以說,如果說八九十年代資本主義的繁華,陳青峰好歹算是個親歷者。
而現在,他還要親眼看著,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是如何在繁華之下逐漸沒落下去的。
想要寫文章不惹麻煩,最好的方式就是如實記錄不加評價,好在這是給內參寫的不公開發表。
所以陳青峰也就是像寫游戲一般的寫著自己和內政部官員托斯托耶夫在這里調查碎尸案的情況。
第二天早上。
陳青峰像往常一樣在餐廳吃著黃油面包。
說實話,這段時間他就像坐牢一樣困在這個小鎮上。
干啥啊?上一次和他見過面的那個販賣鉆石的家伙卻突然出現了。
對方徑直的來到了陳青峰所在的座位。
旁邊的宋紅軍和翻譯白江也都看著。
對方坐下之后,將一個精美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我們老大對你表示感謝,另外想約你見面談談!”
“我的朋友可以一起去嗎?”
“可以,但是不能有內政部的人!”
“不過你們老大應該清楚,我知道的,一切都會通知內政部,他們會按照我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
“我們同意這個方案!”
陳青峰打開了那個盒子,發現是一塊金燦燦的勞力士。
“這是什么意思?”
“一份小禮物,對于朋友我們從不吝嗇!”
陳青峰本上拒絕的,但對方放下禮物之后又扔下了兩個信封。
不等陳青峰說完,對方徑直就離開了。
陳青峰知道那兩個信封應該是給他的朋友宋紅軍和小白的。
他打開信封看了一眼。
里面差不多有一千美金。
然后他看著這堆讓人為難的不義之財。
露出了苦笑。
托斯托耶夫早上接到了陳青峰的電話。
同時也知道了陳青峰收到了一份沒有辦法送回去的禮物。
“那些人送的東西,你們不用客氣,不過我想知道到底失蹤的人是什么人?”
“我會問個清楚的,但是這些表還有美金的來歷不明,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我的朋友,你們遠道而來,總不能讓你們白辛苦一趟,留下吧,反正蘇維埃沒什么損失,而且這些錢我也沒見過,更是不知道!”
聽到電話那頭托斯托耶夫完全不當一回事兒的笑聲。
陳青峰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
不過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了房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緊接著一個信封從門縫里塞了進來。
陳青峰連忙打開房門,卻看到賓館的走廊里空無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