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峰下午去縣政府開會。
繼續討論關于扶貧安置的問題?
開會之前,陳青峰敲響了程書記的房門。
剛才進來,程書記倒是很熱情。
坐下之后,陳青峰也沒有說別的,說了一下目前災民的安置情況,然后話題一轉就轉到了他之前跟袁慶生探討過的方面。
“書記,這幾天回去之后,我一直在考慮,怎么最大效果的使用好這批資金!”
這批資金是安置災民用的,但是怎么算都差一半,如果把這些災民安置在縣城,就等于斷了他們的生計,雖然說現在幫著做棒球,每年能增收一部分,但他們的口糧問題解決不了!
“確實,莊稼人就在乎那點糧食!”
“可是,倒是讓大家把房子接著蓋在河道上,那只能盼著明年別下大雨,不然要是跟今年一樣,那大水就把省里撥下來的資金全都沖跑了,咱們辛苦一年,又得白干!”
“問題確實是這個問題,咱們是山區,就算你想把這些人安置在縣城,那住的地方呢?”
“書記,我有個想法,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跟臨近在平原的縣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用這筆錢把咱們的災民安置到別的縣去!”
“什么?”
程書記一聽,整個人驚訝的站了起來。
“把咱們縣的老百姓送到別的縣去?你確定他們能答應?”
“怎么說呢?雖然不確定,但我覺得可以試一試!但一定要大家免除后顧之憂!現在最大的顧慮就是,離開了土地,大家還吃不吃得上飯!”
“是這個問題!”
“程書記,咱們跟濠江實業簽的合同,是他們幫咱們銷售所有合格的棒球。咱們生產多少他們都會買走,也就是說生產的越多,咱們賺的就越多,老百姓到手的收入就越多,但問題是,畢竟那是在山里,交通不便,把外面的東西運進來再加工,很多利潤都浪費在汽油上了,可要是把人搬出去……”
“接著說!”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看看能不能用這筆錢在臨近的平原縣,找一塊地,咱們弄個工業園區,不用太復雜,主要就是生產棒球,這樣一來,生產棒球需要的原料,比如和皮料,比如羊毛線,比如里面的橡膠制品,還有乳膠什么的,咱們都可以生產,而且還可以引進設備,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在園區里給老百姓蓋樓安置大家,而且今后還有教育的問題,都賺了錢,還能在園區里安置小學,甚至辦中學都沒問題!而且那邊還有一個好處,沒有環保方面的限制,不用顧及拒馬河的污染問題,到時候各種工業都能干!”
陳青峰說著,程書記習慣性的抽出了一支煙夾在手指上。
他是本土的干部,剛才聽到陳青峰的主張,本能的就想拒絕。只不過為官多年,他知道陳青峰背景深不可測,所以才沒有直接把話說死。
但是陳青峰這么一番介紹,程書記也不由得有些心動了。
這些年,拒馬縣不是沒有自救過,搞畜牧業,上面給叫停了,放著滿山遍野的草,卻養不了太多的牛羊。
搞到現在還是各家各戶也就養那么幾只,每年根本帶來不了多少收入。
當年縣里還想過做造紙廠,但運輸成本是個大問題,而且最主要的是造紙廠污染水源,項目還沒怎么啟動就被否決了。
一來二去的,縣里的干部也習慣了,反正上面什么都不讓你干,那干脆也不干了,大家勉勉強強混個溫飽,只要老百姓能把肚子填飽了,那拒馬縣也就沒多大的問題。
可是從來沒有人想過,把人遷出去!
雖然說,光是想一想就知道困難重重,可是要是能把人遷出去,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