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峰在這邊買了一些山里的野榛子。
沒事的時候,晚上他就自己剝榛子殼。
現在已經攢了小小半麻袋了。
眼看著中秋快到了。
陳青峰打算趁著這個節骨眼回家看看。
有了這個想法,陳青峰打開筆記本看著自己的日程表。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外面突然熱鬧了起來。
陳青峰聽到外面有動靜。剛想問一句,可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請進,程書記!”
陳青峰看到進來的人連忙站起身來。
原來進來的不是別人,就是剛剛出院的老書記。
“從修理廠出來了,沒啥大毛病了,我這把老骨頭,看看單位這邊還有沒有什么能用得到我的地方!”
程書記這話說著的時候,臉上帶著笑。
這段時間他不在,也聽說了陳青峰在這邊大刀闊斧的搞實驗。
現在災民的安置問題基本有了去處。全縣的經濟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不過陳青峰這個人來了這么久了,一直在縣里扎著。
老程作為過來人,覺得有些事情從部里來的同志不知道,地方上雖然有地方上的規則。
“程書記,您先坐下,我給您泡杯茶!”
老程拄著拐杖,身體虛的不行,隨手把門帶上,然后坐在了沙發上。
陳青峰拿出好茶葉,倒了一杯熱茶給老程。
老程握在手上,緩了好久才跟陳青峰說道:
“小陳啊,我聽小袁說,前一陣子市里的領導來咱們這兒檢查工作,領導說了什么沒有?”
“嗯,好像沒說什么吧!”
“小陳啊,咱們基層的工作,有的時候不能只盯著工作,我在醫院里的時候,縣里的同志也跟我匯報過,說是市里的領導過來檢查。工作干好干壞先放在一邊,領導肯定比咱們要有水平,可是這幾天我看了一下定州日報,怎么連一篇咱們拒馬縣的報道都沒有?”
陳青峰此時就算再單純,他也明白程書記這是話里有話。
“書記,您的意思是……”
“快過節了,好歹去市里看望一下以前的老領導,起碼也讓那些老同志知道咱們定州市來了一個年輕人,還有市里的幾個領導,于情于理,都應該去拜訪一下!”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
陳青峰上輩子,在刑警隊基本上就是個大頭兵,后來還是臨近退休的時候,老領導照顧他,給他提了半級,好讓他退休的時候收入可以多一些。
但也就止步于此。算得上是對他這個老黃牛多年辛苦付出的一個照顧了。
所以陳青峰壓根就沒想到這一層。
地方上和部里的方式不一樣。部里都是按部就班的。剛來的時候,大學畢業的能定個副科,要是文化程度不夠,那就從科員干起。但基本上過個兩三年都能爬到處級干部。
以后就是熬資歷了,能力不差,再加上資歷足夠,再往上走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如果還想更進一步,那就難了。
但是在縣里不一樣,在市里也不一樣。
定州市下轄那么多縣,每個縣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按理說都有更進一步的空間。陳青峰現在還年輕,程書記年紀大了,年齡上基本上不太可能了。但如果程書記退休之后,那個時候拒馬縣這邊的改革成果初見成效,到時候上面空降一個摘果子的人。那陳青峰這一趟就算白忙活了。
老程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拖著病體也要從醫院出來。
陳青峰給了拒馬縣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老程覺得自己,有責任給這個年輕人保駕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