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袁慶生真可謂,風光無比。
拒馬縣依靠棒球產業擺脫了之前產業的束縛,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的案例,被首都的媒體拿來廣泛宣傳。
也因為這個原因,有很多其他遭遇過類似問題的兄弟縣市紛紛去拒馬縣取經學習。
也因為這個原因,拒馬縣這邊的經濟開發區,搞得紅紅火火,甚至有不少以前的農民自己開了場子,開始給棒球產業生產原材料和配套加工。
總之一句話,有能力的人就賺點大錢,要是實在沒能力,只能做個棒球,一年下來,溫飽和日常的開銷也不是問題,怎么算都比以前在山里種地要強。
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了錢,縣里的財政大幅度改善,去年,拒馬縣一中參加高考,甚至出了李淑琴這個全省理科狀元。當時,省里的電視臺來采訪的時候,李淑琴還專門提起過陳青峰對他的資助。
而現在,李淑琴已經去首都上大學了。
窮山溝里飛出了金鳳凰,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可現在,這些都實實在在的發生在了拒馬縣這個曾經的貧困縣身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拒馬縣的老百姓知道,當初是已經走了的那個陳縣長,幫他們找到了這條路。
袁慶生心里也清楚,所以再見到陳青峰,哪怕只是一個電話,袁慶生也帶著縣委的主要同志來這邊,給陳青峰幫這個忙。
“陳縣長,什么時候再回拒馬縣看看,大伙都挺想你的!”
“是啊!”
“哎呀,總要等這邊做出點成績吧,不過,這次請你們來是請大家幫忙的,現在都知道,拒馬縣搞棒球,發展的很好,我看能不能派一些經驗老道的師傅,把致富的路子交給我們云海縣的百姓,我們這邊情況也挺特殊,主要是靠近邊境,治安狀況很受國外的影響,但是我們這邊的底子是不差的,交通方面還行,除此之外就是,本地的耕地,還有種植業也比拒馬縣要好,但是,光是種地,老百姓是賺不到錢的!”
在場的眾人都深有體會。這年頭,老百姓忙活一年,種的那點糧食只能賣給國家,然而國家的收購價是統一定價,除此之外,還有村里面的各種費用,總之一年到頭,農村的經濟基本上不用現金,比如說一家人養豬,那鎮上賣飼料的就得一直墊錢,等到快過年的時候,養豬戶把豬賣了才能有錢,所以每到年節的時候,鎮上的店鋪早早的關了門,然后就會去下面的村里挨家挨戶的要賬。
而每年,等到收獲的季節之后,老百姓才有錢給孩子交學費,才有錢來縣里看病,才有錢,處理各種平時的欠賬。
這就是農業經濟的局限性。
而且一旦遭遇天災,那很有可能就會給家里增加負債。
反倒是去工廠打個工,相比農業生產要來的更劃算一些。
不過陳青峰也知道,把云海縣的青壯全都送到外面去當打工仔,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比如沒人管的留守兒童,在邊境地區很容易染上毒癮,還有農村的那些老人,也沒人照顧。
最好的辦法,就是像之前的拒馬縣一樣,把人留下來,同時本地還有一些能夠讓這些農村的青壯勞動力為生的產業。
袁慶生就是來幫忙的。
陳青峰提了幾個要求,拒馬縣的領導很痛快的都答應了下來。
然后雙方就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