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吐蕃國丞相祿東贊參見大唐皇帝。”
不得不說祿東贊的這一口漢語是學得很好的,有很多人都交頭稱贊,當然在長孫無忌這些謀臣的眼里,這就是對我大唐有所圖,要不然的話你學漢語干什么呢?
雙方隨便夸了兩句祿東贊就把吐蕃國書給遞上去了,其實李世民早就知道里面的內容了,只不過是在所有群臣的面前說出來而已,再繼續走一個過程,同時也得給他們一個結果。
第一條自然就是求親,這也是最棘手的一條。
“關于求親這件事情,朕之前已經對天下宣布,永不和親……”
聽到李世民這句話,李象算是松了一口氣,雖然李世民在很多場合說過這句話,但今天是真正的大朝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李世民算是說出了法律一樣的話,天子金口一開,包括以后的皇帝在內,都不能夠隨便的改變這句話,如果你要是改了的話,那你就是欺師滅祖,皇帝雖然大,但皇帝的祖宗比當朝皇帝還要大。
“大唐皇帝陛下,微臣啟程之時,尚未頒布這項法令,只因吐蕃和大唐路途遙遠,這才耽擱至今,若吐蕃和大唐距離近的話,微臣已求得大唐公主,此乃我吐蕃國贊普的親筆信,敬請大唐皇帝御覽。”
早就知道這家伙沒有這么容易聽話,只是沒想到還有松贊干布的親筆信,李世民和幾位謀臣都皺起了眉頭……
遠道而來的使臣,只要是提的事情不過分,朝廷一般都要答應,這也顯示我天朝上國的胸懷,但這個事情就不行了,李世民已經親口說出不和親,你還要在這件事情上努力,那就是你的不對。
松贊干布的信上寫的也是情真意切,一心想要和大唐結為秦晉之好,李世民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皇帝陛下,我們贊普本著一顆虔誠的心,只是想要與大唐結為友鄰之好,也想著與大唐維護萬世友誼,還望皇帝陛下能夠應允。”
祿東贊之前誰也沒有說過,他手里還有一封松贊干布的信,現如今才拿出來,分明就是逼著我們表態,如果要說不行的話,那兩國之間就出現矛盾了,可如果要說行的話,那就等于讓皇帝打臉。
李世民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們,誰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主要也是大家都不敢承擔這個責任,一旦要是因為這件事情引起兩國紛爭,到時候誰來負責呢?之前他們商量的時候也沒人說,他手里還有松贊干布的親筆信。
“啟稟父皇,兒臣認為這件事情乃是承平郡王提出,何不讓他出來給吐蕃國丞相解釋一下呢?”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置的時候,李泰這家伙站出去了,李世民也知道李泰沒有處置這件事情的能力,但他說的這句話還是非常對的,這事兒本身就是李象提出來的,現如今實施你的策略,你總不能站在大家的后面吧?
“青雀說的對,象兒你來給…”
李世民最近一直都想要整李象,但是整來整去反而是他自己最受傷,現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個機會,當然要把李象給拉出來了,當初你說的豪言壯志,現如今眼前這個難題就交給你了。
李象正處于神游太虛的狀態下,總覺得朝堂上的事情有的事情解決,可沒想到你們爺倆直接把皮球踢我這里來了,祿東贊聽到這個話也沒反對,他也想看看李象是不是如傳聞當中的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