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正在看其他的奏折,冷不丁的李世民就來了這么一句,旁邊的王德趕緊下去傳旨了,雖然他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什么意思,但皇帝的命令必須得馬上得到貫徹,要不然的話這事兒就不好說了。
魏王李泰已經安靜了很長時間了,可能也是知道自己和李象不是一個等級的,所以很多事兒都不站出來了,皇上這是強行給李象培養一個對手啊!
李世民也感覺到自己做這個事兒有點不光明,所以推說身體不太舒服,趕緊的就到后宮去休息了,把房玄齡獨自留在這里處理公務,房玄齡是個能人,自然也不會批判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皇上的家事。
再說即便李泰去了吐谷渾,也不可能會鬧出多大的動靜,之前李治和李象一塊出征,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李治被整治得服服帖帖的,到最后連領取功勞的機會都沒有,李泰如果要是個聰明的,老老實實地到吐谷渾草原上轉一圈,該拿的孝敬都拿一圈兒,該管的不該管的事兒都別吭聲,然后舒舒服服的回長安。
當然這是房玄齡的心里想的,至于李泰那個家伙到底會怎么做,這恐怕就取決于他那個不太靈活的腦子了……
吐谷渾王庭
朝廷的兩封庭寄也是同時送到的,一封是給都護府的,另外一封是給米都可汗的,說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魏王李泰要到吐谷渾來巡視了。
對于米都可汗來說,心里別提有多郁悶了,本來這是我們自己的地方,沒有別的人來管事兒,現如今也考得好,上面一個接一個的太上皇,本來以為只有一個都護大人,誰知道李象也來了,再后來又過來了秦瓊大將軍現如今又來了一個魏王。
對于米都可汗來說,這些人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任何一個人地位都比自己高,誰讓咱們現在寄人籬下呢,更何況當初要是沒有大唐伸出援手的話,或許吐谷渾已經被吐蕃給滅了,所以不管來多少個太上皇,他都得笑臉相迎,要不然的話大唐可能就要翻臉了,小國家的君主就是如此悲哀,雖然也叫做君主,但說起來和大唐的地方官差不多。
他雖然沒有想那么多,但都護曾大人想的就多了。
在他看來朝廷這是個什么操作呢?
朝廷派遣皇室子弟巡視屬國,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兒,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一方面是加強朝廷和屬國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也是歷練皇室子弟,讓他們不至于在京城變成一個廢物。
可吐谷渾需要那么多的皇室子弟進行巡視嗎?本身這里就有一個皇太孫了,李象可是皇室當中的三號人物,僅次于李世民和李承乾,他已經在這里待著了,如果要是再派遣其他的皇室子弟過來,那是不是就代表著對李象的不信任呢?
還有一個就是對派遣來的皇室子弟也不好,李象是皇室當中的第三人,雖然來的人是他的親叔叔,但按照朝廷立法,魏王李泰的排名是在李象的后面的,親叔叔單獨面對自己的親侄子,那個時候該如何行禮呢?
所以當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曾大人的臉上驚訝的不輕,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自己的工作出現了疏忽嗎?可就算是這樣的話,朝廷也不會有這種操作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