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祿東贊想的沒錯,別看大唐和吐蕃現在是對的狀態,即便雙方有戰爭,如果要是有足夠的利潤的話,各大家族也會毫不猶豫的參與進去,但現在這個情況又不一樣了,祿東贊的人還沒有上門的時候,李象就已經是和各大家族的人打過招呼了,如果要是你們敢于和吐蕃做糧食生意,那就別怪咱對不住你們了。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崔家知道李象在糧食上的能耐,但這個世界沒有不透風的墻,很快其他各大家族也知道李象的能耐了,他能隨時拿出一大筆的糧食,甚至比各大家族倉庫里的還要多,如果要是他以本傷人,拿著這些糧食打壓你的話,那你倉庫里的糧食只能是爛的發芽了。
李象現在并沒有在大唐境內做糧食生意并不代表著他不能做,你如果要是聽他的吆喝的話,那么你的生意還是繼續做下去,他頂多也就是把糧食輸送到軍隊里,不會流到市場上來,但如果要是你不聽他的吆喝,那你們家的糧食生意就等被滅吧。
各大家族在糧食方面和朝廷交過手,朝廷一直以來都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和各大家族交手,這樣做雖然可以一時占上風,但很快就會被各大家族找到漏洞,你總不能一直禁止下去,如果要是這樣的話就違背了市場的原理,到時候會反噬到朝廷的身上。
所以當朝廷有什么命令的時候,各大家族都是陽奉陰違,先遵守朝廷的命令,然后把手下的能人集合起來,開始研究朝廷的這條命令,我們如果要是從中找到漏洞的話,朝廷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反正就是上有對策下有政策。
但李象的做事方式和朝廷不一樣,他沒有動用朝廷的行政資源,反而是邀請各大家族的管事的去看了看,你們如果要是比我的糧食多的話,比我的糧食中的快的話,那你們可以隨便和我競爭,但如果要是你們沒這個能耐的話,那最好就把嘴閉上,要不然我讓你們從糧食市場當中滾出去。
各大家族也明白,民以食為天,別的行業他們可以暫避鋒芒,不去和李象競爭。
但糧食行業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不但關乎到他們的穩定收入,還關乎到他們在朝廷上的地位,現在雖然李象強勢介入了,但各地的市場還在他們的手里,如果要是李象真的和他們打對立的話,估計李象的損失沒有多大,反而是他們這些人都要被震蕩出局,那個時候不但每年的收入減少,而且在朝廷和地方上的話語權也會減少。
所以他們很快就有了結果,不管祿東贊的人須以什么樣的承諾,他們都婉拒了吐蕃國特使,你們哪怕出的錢再多,對我們來說也就是錦上添花,現如今我們家里的錢還少嗎?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和李象為敵,要不然那就是滅頂之災,孰輕孰重我們還是商量的清楚的。
所以當這個家伙接到結果的時候,他感覺到渾身冰涼,也不知道該如何給祿東贊匯報,所以就跨上戰馬日夜兼程的趕回來了。
“你是說連崔家那樣的龐然大物都不敢?”
隴西李氏前一段時間受到不小的損失,現在距離一流家族有些差距,但清河崔氏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大唐第一大家族,綿延了數百年的時間,別說是一個小小的皇太孫了,即便是皇上在這里,恐怕他們也敢反兩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