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微笑著說道,旁邊的李靖大將軍也是伸出了大拇指,你小子天生就是有腦子的,所有的事兒都被你給算計進去了,高句麗攤上你這么個對手,那可真是賺到了。
以往他們打仗的時候,僅僅是軍事上取得勝利,但是李象打仗的時候,軍事上的勝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好像軍事為輔政策為主。
如果要是沒有親眼看到的話,李靖大將軍絕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但此刻所有的事都是他親眼看到的,他終于是相信計策比純粹的武力重要的多,而且能夠摧垮所有的一切,包括占領國老百姓的意志,這也是最難摧垮的。
比方說現在的匈奴,李靖大將軍早已經帶兵把他們給征服了,可現在匈奴草原上又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表面上看和大唐的關系不錯,但實際上這些人心里都是不服氣的,可他們也沒有明確的表示叛亂朝廷也不能夠再次出兵。
說到底這次進攻就不夠徹底,打贏了之后就撤回來了,這是給自己留下隱患了,只有李象這種進攻方式才是最為徹底的,占領一地我們就要把這里給吃透了,把這里變成大唐的一個附屬地。
這樣才能夠讓大唐源源不斷的吸血,才能夠讓大唐蒸蒸日上。
就在兩人談話的時候,遠處傳來了馬蹄的聲音,應該是信使來了。
“我說這兩個國家靠不住吧,這些棒子都是一樣的貨色。”
李象打開信看了看,果然新羅和百濟拒絕了李象的命令,他們說什么以仁者治天下,不能夠看著高句麗的百姓餓死……
“棒子?”
李靖大將軍有些奇怪的說道,李象才明白自己剛才說了什么,大唐的人不知道棒子是什么地方,只有二十一世紀的人才知道,不管是南棒還是北棒,看來都不值得我們相信,只有鐵和血才能讓他們聽從命令……
沒接到這封回信之前,所有的人都以為新羅和百濟沒有膽子對抗大唐,現在看來之前是我們估計錯誤。
“果然還是你說的對,之前的時候我還以為靠著我們大勝的軍威,他們不敢對我們有任何的違逆,現在看來說的那些話都沒有用處,全部都是吹捧的,只有當軍隊殺過去之后,他們才會尊重我們所說的話。”
當時李象表示不信任這兩個國家的時候,李靖大將軍還覺得李象太過于多疑了,現在收到了這兩個國家的回信之后,李靖才明白自己考慮的是多么的天真,在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上,只有把他們給打服了他們才真的是你的狗腿子,平時不管多么的忠心,關鍵時刻不聽你的,這就給你壞了事兒了。
“大將軍可能不了解這些棒子,他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過經過這件事情之后,等于給我們所有的人都上了一課,以后要是和他們打交道的話,必須得以實際發生為準,光靠他們自己說出來的那些漂亮話,恐怕沒有多少用處,這對我們來說也有好處,我們正好可以一馬平川的南下。”
李象的話說完之后,帳篷里的人都笑起來了,李象所說的非常正確,以往我們還需要顧及這兩個國家。
畢竟在高句麗的境內,還有很多這兩個國家的老百姓,人家已經表示歸順了,咱們就得區別對待才行,現如今沒有這個事兒了,你們的國家不聽大唐的號令,這算什么藩屬國呢,自然你們也就沒有藩屬國的待遇,你們以后和高句麗的老百姓一個待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