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七天的時間,前線再次傳來了消息,吳王殿下已經是組織好了五萬邊軍,外加從長安城帶著的軍隊迎頭沖了上去。
“以你之見,吳王的勝算有多少?”
李象對于薛延陀了解不多,蘇定芳曾經帶兵去過,雖然沒有交過手,但是也知道一個大體的戰斗力,每當朝廷有消息過來的時候,這些人都聚集在李象的帳篷里,為了就是能夠及時演練出來,隨時應對前線戰場上的變化。
“我大唐數萬邊軍一直戍邊,他們的戰斗力不可小看,我反而擔心從朝廷過來的軍隊,如果要是他們驕縱不堪的話,此仗或許會有缺口,但如果他們和我們帶出來的軍隊一樣,那么薛延陀絕不可能會有勝算。”
大唐邊軍一直都是精銳,甚至比京城的禁軍還要精銳,大的戰爭沒有,小的戰爭沒有停過,只要吳王的腦子沒有進水,長安的軍隊不絆腳,那么勝利唾手可得……
事實證明,蘇定方將軍的預測也是正確的,在他說出這句話的十天之后,前線傳來了最新的戰報,吳王殿下兵分三路,其中左路軍和右路軍撲空,吳王殿下親自率領的中路軍對上了薛延陀的主力。
吳王率領一萬五千精兵,薛延陀上上下下三萬鐵騎,雙方在突厥王庭附近相遇,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也沒有任何的前奏,雙方的軍隊直接發起了沖擊。
大唐軍隊雖然人數比較少,但其中的一萬兩千名大唐邊軍悍不畏死,他們也知道在草原上遇到敵人是個什么結果,如果你敢把后背露出來,那就等著被敵人追殺至死,不管你眼前有多少的敵人,都必須得沖上去,只要是我們勇猛,一定能夠有一條血路。
至于吳王從長安城帶來的三千禁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害怕,守衛在吳王的周圍,跟隨吳王殺進了薛延陀大軍的中心。
此戰可以說是殺的昏天黑地的,雙方都是主力對主力,而且在一片開闊的草原上,并沒有任何投機取巧的地方,最終薛延陀軍隊堅持不住,在開戰三個時辰之后出現了逃兵,軍隊最害怕的就是出現逃兵,當第一個逃兵出現之后,這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很快就能夠牽連其他人。
雖然薛延陀的三千援軍從左側殺來,但薛延陀主軍已經開始潰逃,無論薛延陀可汗如何的阻止,最終都沒有辦法阻止這股逃兵,在開戰四個時辰之后,薛延陀大軍向北撤退。
不過此刻吳王李恪已經是沒有了追擊之力,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我們的傷亡數字也不少,前前后后傷亡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了,如果要是繼續追擊的話,對我軍將士極為不利,所以吳王李恪看到敵軍逃跑之后,象征性的追了二十里,趕忙回去搶救傷員。
按照朝廷庭寄的說法,這次總共殲滅了薛延陀一萬五千大軍,不過對于朝廷里的這些新聞,大家都得減去一部分的水分才行,李象也是經常在戰場上帶兵的人,自然知道這個水分有多大,即便是減去了一部分水分,那么我們依舊戰果輝煌,至少干掉了他們八千精兵。
當聽到蘇定方分析出這個數字的時候,營帳內的很多年輕將軍臉上都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主要也是因為他們跟著李象的時間長了,一場仗打掉對方八千人,這簡直都不用拿到桌面上來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