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非常真誠的說道,就好像兩人是親兄弟一樣,以前的時候兩人也有很多的齷齪,但今天李承乾能夠說出這些話,的確讓吳王感動不已。
“謝過大哥了,改日去東宮拜訪大哥。”
吳王隨便客氣了一句,畢竟這是李承乾遞過來的橄欖枝,京城當中的人有個習慣,如果要說改日的話,那就是沒有時候了。
“咱們兄弟之間那么客氣干什么?撿日不如撞日,后天正好我休沐,衙門里也沒有什么事情,我讓人過去請三弟過來,咱們也好長時間沒有做過了,我府上的飯菜那可是京城一絕。”
讓李格吃驚的是,李承乾竟然是把日子給定下來了,這可就不是隨口說說了,這可是真正的宴請,當朝太子殿下的宴請。
“哥哥這邊還有事忙著,你先去見母妃,到時候我讓人去請你。”
李承乾看到吳王想要拒絕,立馬就把這條路子給堵死了,他手上也的確是事,多十幾分奏折要拿給李世民看,也就不在這里耽擱了,吳王心里一陣暖……
李象雖然還沒回到京城,但信已經是送到了東宮,李承乾怎么可能會來得這么巧呢?純粹是因為早就計劃好了的,皇宮里那么多的小太監,有一部分是被別人收買的,但有一部分還是無人問津的。
李承乾現在是大唐的太子爺啊,那也就是大唐下一任的皇上,如果要是他給某個不得志的小太監伸過橄欖枝的話,那么這個小太監肯定會立刻靠上去,他們在皇宮里必須得有后臺才行,要是沒有后臺的話,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別人欺負。
太子爺以前的時候的確不行,整個皇宮里就他最會胡鬧,找男人找的整個長安城都知道,這也是所有太子當中的獨一份兒,不過現在人家改了,最主要的就是人家有個好兒子,滿京城的年輕人有一個算一個,誰能比咱們太孫殿下更有能耐?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連帶的東宮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以前要是李承乾出來找人,估計京城當中最低等的小太監那也得繞著他走,和這樣的人扯上關系,純粹是自己嫌命長了。
但現在只需要放出個風去,這些小太監就猶如過江之鯽一般,烏泱烏泱的到東宮去表中心了,李承乾當然不可能真正相信這些人,但找幾個人當自己的眼線還是沒問題的,就比如今天這個事兒,吳王前腳到了勤政殿,李承乾就已經是帶著奏折過來了,這要是沒人通風報信兒的話,那真是見鬼了。
李象和李承乾雖然有很多地方意見不一樣,但有一件事情爺倆是一個意見,那就是李恪非常的有用。
皇帝的兒子沒有傻子,如果要是傻子的話,估計少年就腰折了,根本不可能讓你到成年,但是李恪這個人更有能耐,這次如果要不是貪功冒進的話,這個功勞和李象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李象的心里說的很明白,如果要是皇上冷落它的話,那咱們東宮就得趁機把人給拉過來。
這話算是說到了李承乾的心里了,就他們兄弟幾個,雖然和李格不是親生的,但如果說能力的話,李承乾也就只佩服這一個,至于李泰和李治純粹是兩個廢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