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菀青不與月娘相見,恐月娘將她送回,自己前功盡棄。
就在月娘離開不爭觀地那一晚,魚菀青做了個噩夢,夢到月娘死了,躺在亂葬崗里,被野獸撕扯……她驚醒過來,一夜沒有閉眼。
魚菀青不想將這個夢說出口,唯恐上蒼聽到后,一語成讖。
仁清太子回京的路上,驛站之中,他晚上與地方官小酌了幾杯。深夜才回房去,突然間,聽見微弱地貓叫聲。
仁清太子是個愛貓之人,命貼身侍衛郝敏扶著自己過去看上一眼。
只見院中假山縫兒中,是一只全身黑色的幼貓,躺在石頭上,瘦骨嶙峋,奄奄一息。
“一只小貓,怕是餓了。”郝敏道。
“你去拿些吃的來。”
郝敏領命,去驛站廚房,仁清太子打著燈籠看著小貓奄奄一息的樣子,將它抱到懷中,小貓微微睜開眼睛,仁清太子一怔,鴛鴦眼。
且這貓與甄貴妃在世時養得那一只一模一樣,甄貴妃的那只鴛鴦眼的貓與別只不同,那只貓的眼睛一只眼是藍色,另一只眼是紫鋼色的,仁清太子愛貓,尤其是黑貓,他曾經尋遍天下,想要尋得一只一模一樣的異瞳貓,卻沒有絲毫音訊。不想今日在這偏僻的驛站,竟然撞見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貓。
太子大喜過望之后,很快慌張起來,“快來人,請大夫!”仁清太子抱緊幼貓大喊道。
眾人原以為是仁清太子身體不適,世鄉豪紳,名門望族,當地府呀的人紛紛趕來拜見問候,帶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府衙也送來不少銀兩財物。來到后見太子緊抱一只幼貓,如若珍寶,才明白太子要找的大夫是給貓看病的,不免失望。
好在救治及時,幼貓免于夭折。
因為貓還幼小,不能飲食吃肉,太子命眾人去找剛剛生子不久的母貓做這只小黑貓的乳母。
在仁清太子的悉心養育之下,幼貓身體恢復不少,可這只貓好像賴上他一般,不離開仁清太子一步,甚至在仁清太子騎馬時,它硬是也要往仁清太子衣襟中鉆。仁清太子對它也是極為縱容,與自己同食同寢。
天都。
天都原本稱為帝京,十年前,墨色櫻花初現,不爭觀正清道長為空蟬院作法驅魔,說帝京這個名稱,凡間皇權氣味太過濃重,不適合敬靈帝修仙問道,故而將帝京改稱天都。
月娘將東西放在客棧之后,將雇傭車夫的費用結清之后,還多給了幾兩銀子,打發他們趕快回家去,不要在天都逗留。
然后她換上一身孝服,直徑奔向皇宮。皇宮守衛森嚴,哪里是她這樣的民婦想來便來的?
且說,她曾是伊人院的花魁娘子,十年前去過伊人院的官京中也有不少,月娘消失了十年,突然出現在京中,且跪在皇城外的廣場上。
而月娘入天都之事,仁清太子還不知。不過他早已派出人去找魚難成所說的木枕,可到了魚難成寢室,木枕確實有,可木枕里頭的東西已經不翼而飛。仁清太子回來之后,打聽過不少去魚家抄家的官吏,旁敲側擊地打聽過,卻一無所獲。
月娘跪在那里,驚動了宮里的人,司禮監太監楊端路過宮門,他便遠遠地打量著跪在地上的月娘,覺得好生奇怪。楊端折回頭去詢問皇城守衛,守衛不知,他便出了宮門,來到月娘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