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靈帝寫來的信件被送到不爭觀由正清道長閱過之后,放在一旁,冷漠地瞥一眼敬靈帝地手書,扭頭望著若沖,露出淡淡的笑。他親自為剛剛大病初愈,此時正在房間里溫書的若沖倒了一杯清茶。
若沖含笑接過茶來,正清道長若有所思的問了句:“沖兒,你說這是茶,還是水?”
若沖面容蒼白,可卻面帶淺淺地笑,她想了想,生怕又因為自己蠢笨被責罰,于是試探地回答說:“自然二者皆有?”
正清道長立即回絕:“錯!你喝的是茶。”
若沖又撅嘴辯解:“可是,茶不過是其中的味道和顏色,本質還是水。”
正清道長捋須道:“無論加了什么樣的茶葉,水還是水,不是茶掩蓋了水,而是水容納了茶。”
若沖低頭,想師父為何要和她這個說這樣一通莫名其妙的話。
正清道長蒼老的臉龐抽動了一下,目光中含著哀怨。
他和敬靈帝,兩個至高無上的人物,將一個十歲的孩子算計了。
正清道長目露慈光,道:“魚菀青是水,若沖是茶,懂了嗎?”
——
如今的正清道長已有百歲高齡,世間已無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也不知他在成為正清道長之前是誰,是從哪兒來的。可他忘不了自己是前朝后人,名喚王顯。
王顯是前朝皇室后人,好在他的爺爺雖是皇子,卻因為生母不受寵,從小就不受皇帝重視,王顯的爺爺早早就做了云游道人,常年云游在外,滅國之時,他躲過了一劫,卻因為家國之恨,難以釋懷,棄道從武,聚前朝舊人盤踞于南方海島中,對抗大榮朝廷。
可惜最終因為孤立無援而兵敗,投海自盡。
孤立無援,也是大勢所趨,大榮太祖登基頒布的一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便將百姓的心牢牢拴住,比起前朝的橫征暴斂,大榮對天下人來說,便是希望,得民心者得天下,便是如此。
王顯的父親看不透這一點,在一次戰役中與被大榮的火炮擊中的戰船一并沉入海底,王顯與他的父親不同,他知道大榮氣數正盛,復國無望,且他對故國,對功名利祿無甚興趣,做個平民百姓也就是了。
連敬靈帝也不曉得他的身世。
至于正清道長為何要投靠敬靈帝?不過是因為他看到了復國的希望,大榮朝局的死穴——貪墨。
在他眼中,大榮這一缺點,已足夠將整個國家推向深淵。
于是他在妻子去世之后,散盡家財,驅散家眷,離家出走,輾轉多年后拜入玄機真人門下,做了玄機真人的最后一位弟子。
利用自己的不爭觀道士的身份接近敬靈帝。
千算萬算,機關算盡的他沒有想到在他復國的計劃中魚菀青闖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