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貞意味深長地望著裕王說:“我從來不想做他們的護身符,我只是被裹挾進去的。可現在的局勢看,要是趙家倒臺,你們能保證龔家就一定能改邪歸正走正道嗎?皇上就能放棄使用司禮監,自己走出來堂堂正正地做皇帝?這些事,我不去想了,二十年前就不想了。”
裕王皺眉:“是你逼宮的那一次就不再想了嗎?”
趙文貞點頭:“因為那件事,我著一輩子的戰功,一輩子的政績都掩蓋不了的。”
“那你為何要做?你要是不做那件事,你不落得如此地步。”
趙文貞笑了……
二十五年前。
項子虛被官場排擠在外,改行經商。來到江南,得知抗倭將士缺衣少糧,他將自己從準來江南準備販賣的糧食,抽出三分之一運往趙文貞軍營。
趙文貞得知項子虛義舉,感激涕零,但是便與他義結金蘭,項子虛熟讀兵法,隨后,便留在軍中,做起了趙文貞的軍師。而后,他發現東南沿海一帶海匪猖獗,趙文貞不僅要對付倭寇,還要對付海匪。
經過幾番偵查,項子虛親書一封,以朝廷名義招降附近勢力最為單薄的一群海匪。其實,許多海匪都是附近的莊稼漢,遭了災,遇了難,蒙了冤卻無處可投,無奈之下才做起了綠林營生,且許多海匪平時也對抗外寇。
項子虛招降勢力單薄最單薄的海匪,趙文貞收編他們在麾下,并為其中許多人家平反冤獄,將他們的罪籍改為軍籍,以此安撫他們家人,命他們在自己軍中將功折罪。附近的許多海匪見狀,紛紛投誠而來,一時間,既解決了海匪困擾,又在東南一帶形成了一定的影響聲勢。附近的村民自發參與協助官兵剿滅倭寇的隊伍,軍民一家。
項子虛兵不血刃便為趙文貞解決了海匪之困,趙文貞親書一封如今入京,請求敬靈帝封賞項子虛,請功書卻入泥牛入海,不見蹤跡。三個月后,趙謹明給趙文貞來了一封家書,督促他將項子虛請出軍營,且不可與他多有來往。
趙文貞不聽,繼續將項子虛留在軍中,不過幾日,京中有人來,二話不說,將項子虛押解回京,沒有審問,將項子虛關押在牢中。
等到出獄時的項子虛,滿臉絡腮胡子,蓬頭垢面,骯臟得看不出他曾是為風流倜儻的俊俏書生,趙文貞當時已經做了浙直總督,他卻是唯一一個去接項子虛出獄的人。
項子虛感激涕零,趙文貞并不嫌棄他被關押許久身上骯臟,扶起跪地的項子虛上了自己的馬車,在車中,趙文貞告知項子虛,甄家已經滿門抄斬,甄玉奴難產而亡。
敬靈帝答應了趙家提出的所有請求,其中有一項就是趙文貞要求敬靈帝釋放項子虛以及被關押在獄中的改邪歸正后陪著他出生入死的海匪們。
趙文貞記得自己救了項子虛時項子虛只是反問,為何要逼敬靈帝。
趙文貞失望地看著他,他篤定地說:“我不能看著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因為過去的罪過,因為旁人的成見去死。我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是好人是壞人我說了算!”
出獄那日,項子虛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沐浴更衣后,一頭跳入項府中的池塘中,幸好有路過的小廝看見,及時將他從池中撈出,才僥幸活下來。一個月中,他先后自裁七次,竟然無一次成功的。他只能笑嘆,閻王不收他,只好活下去。
后來項子虛性情大變,與從前揮斥方遒的書生模樣判若兩人,原本做事一板一眼,按著規矩辦事的項子虛,開始變為他原先看不上的人,她利用趙文貞結識高門大戶,在京中建起饗園,與各級官吏建立往來關系,后來一步一步成為大榮屈指可數的大賈。
趙文貞這些年來,雖然并不贊成項子虛的做法,可是對自己的勸說項子虛向來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