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雙手扶在椅子的扶手上,撐起身子站起。
“爹,你不陪兒子過年了嗎?”
“麟兒,爹后悔把你帶進這個權利圈子里了。”楊端望著李麟,眼中充斥著憐愛,接著說:“你從前多好一個孩子,吃苦耐勞,勤快善良,在御膳房看見人家殺個畜生你都心軟不忍心看,怎么現在就成了這樣呢,我是來阻止你的,現如今我看不用了。”
李麟伸手攙扶著楊端,語重心長地說道:“干爹,兒子不這么做是沒有前途的。那些外臣,根本看不起我們,司空玄威脅了他們,責令他們改正,結果呢他們說害他就害了他,兒子也害怕得很。您說過,先帝熟讀《道德經》口中常常掛著‘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世道變了,從前先帝不管他們,他們也光明正大的拿錢,現在皇上管他們了,他們就偷偷摸摸地拿錢,并且手段更狠,圖財還要害命!”
楊端癡癡地盯著李麟:“所以你覺得當今皇上和先帝時殊途同歸嗎?”
“不是嗎?這些年兒子是真的看到了什么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楊端無奈地嘆了一聲:“干爹年紀也不小了,身上還有傷,到了冬天就做不了事。過幾天就先皇上請命,去為先帝守靈,陪伴黃公公去,也去盡一盡我這做干兒子的孝道。”
“干爹,皇陵那邊更陰冷,您身子不好去那邊也沒個照應,再說,請大夫也不方便。”
“年紀大了,勾心斗角的日子我不想過,也不想看了,給你們騰地方。我們這些老了的,積些陰德,來世還能做個完完全全的人。”說著楊端推開李麟攙扶著自己的手,緩步朝門外走去。
“干爹!”李麟深情地喊了一聲。
楊端聽見這一聲呼喚,他止住了步子,欲回頭卻忍住了,糾葛了片刻,繼續朝前走去。
李麟望著楊端的背影漸漸消失在眼前,他淚眼婆娑。
“連你也舍我而去了……”
隨后,李麟關上門,坐下來,一個吃著楊端送來的菜。夾起一個餃子塞嘴里。突然硌著了牙,他吐了餃子,看見餃子里有一顆金豆子,百感交集。
李麟年幼便進了宮,因為生的俊俏,剛來時總被人欺負,吃不飽穿不暖,還總被人拿來做出氣筒,動輒就被別人打罵。后來他遇到了楊端和淑妃,一個讓他感受到了父子之情,一個讓他知道了男女之情。
回想起多年前,楊端第一次和李麟一塊兒吃年夜飯,楊端親自給他送來一碗餃子,那是他這輩子第一次吃肉,吃得囫圇,都沒好好嘗嘗味道,只一個勁兒往嘴里塞。
楊端一個勁兒勸他慢點兒,他也不聽。
這時候楊端說自己在包餃子的時候把銅板放在餡里了,讓李麟吃慢些,別把銅板吃肚子里去了。
李麟聽了下來,嘴巴里塞滿了餃子也不舍得吐出來,等到用水順著將餃子咽下,他問楊端吃了銅板會怎么樣?
楊端笑著告訴他,把錢吃到肚子里會死人的。該和他說了,從前有些妃嬪自盡就是吞金而亡。
當晚給李麟嚇壞了,他慢慢吃完了剩下的餃子,可沒吃出銅板。
第二年除夕夜的餃子里,李麟又吃得很快,他說自己頭一年吃了銅板也沒死,說不準今年也沒事,可楊端說他往餃子里放了金豆子,李麟要是吃得出來就給他做壓歲錢。
李麟就慢慢地吃,果真吃出來一顆大金豆子。
不過從那之后,楊端每年除夕,只要李麟在宮里,他都會送一碗餃子過來,其中一定放入一個大金豆子。
不過李麟著些年不在宮里過年,李麟自己都快忘記了這件事。而他本以為楊端病著,一到冬天只能趴在床上不能動憚,自然不會費心給他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