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策火攻蒙山,雖然成功可能性大,但是無忌兄也說了,火燒蒙山,有違天和,若用此計,必損陽壽,這座千古名山恐怕會化為一片廢墟,斷不可行。
無忌兄,可知原本歷史中的曹孟德,是如何平定泰山群寇的?”
“景略如此一問,看來應該是非常規手段了!莫非是行那反間之計,從內部瓦解敵人?”
魏無忌見到王猛微微一笑的面容,突然想起了什么,再次說道:“剛剛景略似乎提起了臧霸是后來的魏國名將,莫非是招降了對方?”
“哈哈,沒錯,不愧是無忌兄,這也能抓住我之前言語之中的漏洞,舉一反三的推理出來。
確實如此,原本歷史中,無論是剛開始的徐州刺史陶謙,還是后來的兗州刺史曹操,亦或是反復無常的呂布以及陶謙死后,接替的劉玄德,對于臧霸為首的泰山群寇,都是拉攏、招降為主。
因為泰山郡內群山環繞,他們麾下盜匪又及其擅長山林之間作戰,所以強攻一定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與其如此,不如招降對方,更為符合雙方的利益,沒有人愿意一輩子當盜匪困守深山。
這個時代,落草為寇者,大多亦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罷了。
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只需要一封書信,泰山郡內就能傳檄而定。”王猛似乎早已經看透了兗州的局勢。
“只是有些可惜了,如果現在平定了泰山郡,我們就能繼續深入青州,以剿匪的名義占據濟南國、齊國。
如今青州六郡國,在徐州牧陶謙派遣吳起北上后,已經有半數落入吳起手中。
如果我們不前去爭取青州剩余的郡國,假以時日,吳起恐怕就要將整個青州納入到陶謙的勢力范圍了。”魏無忌眉頭微皺,大感可惜的嘆道。
“以吳起的能力與他麾下軍隊的素質,以及被他打得聞風喪膽的青州盜匪,按照正常思路,應該一鼓作氣平定整個青州各郡國才是。
之前我們甚至得到消息:青州齊國的齊王劉承邀請吳起見面,想讓陶謙派遣有能力的官員擔任他的國相,最終徐州方面卻并沒有派人。
那只有一種可能,吳起不想平定整個青州的叛亂,只想占領東萊、北海、樂安三個濱臨大海的郡國。”王猛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所在。
“景略的意思是,吳起害怕一旦他們平定整個青州的叛亂,當今皇帝會派朝廷之中的自己人接手青州,如此一來,徐州方面相當于為朝廷做了嫁衣,最多陶謙以及吳起等人加官進爵罷了。
然而在亂世,這些虛名哪有土地與人口重要!”魏無忌恍然大悟的說道。
“沒錯,歷史早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董卓能被皇帝與世家大族發動政變,說明小皇帝身后必有高人謀劃。以我的了解,恐怕乃賈復、賈詡等人所圖謀,以及那幫忠于漢室的世家大族相助。
這也是陶謙擅自派遣吳起率軍進入青州后,朝廷并沒有反應的原因。他們在等吳起徹底平定整個青州的匪亂,這樣他們就能摘掉現成的桃子,派遣皇帝的自己人前來擔任青州刺史。”王猛洞若觀火的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