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的優勢在于,在他太平道的宣揚下,追隨他的淮南與江東的百姓,已經從剛開始的數十萬發展到了如今的百萬之眾。
他的劣勢在于,對韓信的信任有限,如今來看除了韓信麾下的將士屬于精銳,張角麾下的將士就算不是烏合之眾,絕對也算不上強兵。
與進攻豫章郡相似,我們要進攻廬江郡,前提同樣是韓信不在淮南。
韓信如今的目標乃是與袁術爭奪汝南,袁術雖然并非明主,但我深知寇恂、耿弇的能力,即使他們的軍事能力比不上韓信,也不會相差太大,一定能給韓信制造相當大的麻煩。
只要韓信深陷汝南的泥沼難以自拔,就是我們進攻廬江郡的好時機,只要我們拿下廬江郡的中部重鎮皖城,即使韓信揮軍南下,前來救援。
我們也能依據皖城的地理優勢對抗韓信。
皖城位于長江下游,緊靠淮河入江口,東臨皖水,北靠濡須水,周邊群山環繞,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使得敵人難以攻入。”
原本歷史中的皖城,不過是淮南的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在歷史上并沒有什么名氣,直到漢末三國時代,皖城的重要性才凸顯了出來。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無論是先秦時代的楚國,還是秦漢時代,這里始終都是一個整體。
而到了漢末,天下大亂,諸侯各占州郡割據自治,皖城就漸漸變得重要起來。
第一個看中這里的是小霸王孫策,在他統一江東后,深知如果不能北上中原,困守在江東,只要北方的勢力被整合,最終他們還是難逃覆滅的結局。
所以他看中了易守難攻的皖城,作為從江東北上淮南的據點。
皖城這一帶包括運河在內,有多條河流,全部流入到皖城附近。
而這些河流非常適合通過水路從中原運輸糧草,一旦占據了皖城,就等于控制住了整個淮南的命脈,中原也就難以通過水路運輸糧草。
要知道走水路運輸糧草的成本遠遠低于陸路。
不止從中原可以運送糧草,從荊州或是江東通過水路運送糧草到淮南地區皆要經過皖城。
這也是孫策最為看重皖城的原因。
其次,皖城還有一個非常理想的環境,氣候適宜。
原本歷史中,曹魏與東吳多次在皖城展開激戰,雙方有時候一打就是數年之久。
如此長時間的戰爭,合理的儲備糧食,就是必不可少的戰略規劃。
然而南方濕熱的氣候,很容易讓糧食發霉生蟲,干旱的淮河以北,糧食又經常遭遇老鼠蟻蟲的侵害。
唯有皖城這一帶,清新宜人的氣候條件,正好適合糧食的貯存,這也造成了曹魏與東吳誰先占據皖城,誰就占得了先機。
現在鄧禹、曹參同樣看中了如今這個時代還默默無聞的淮南小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