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見到己方正漸漸占據優勢的牢姐羌首領心中大喜,不斷向雙方激烈碰撞的戰場增兵,準備趁機沖垮西鮮卑的軍陣。
這些年在上郡,一直都是他們牢姐羌占據主導地位,是攻是和,皆是他們說了算。
如今竟然西鮮卑部落聯盟膽敢向他們主動發起進攻,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突然間,南方的馬蹄聲震耳欲聾,一支數量五千的鮮卑騎兵驟然出現,并迅速凝聚、涌動、膨脹,最終化作一股裹挾著死亡氣息的鋼鐵洪流,直接向牢姐羌的軍陣奔襲而來。
為首之人,正是后來的北魏王朝開國皇帝,在參合陂大破后燕軍的,道武帝拓跋珪。
五千匹戰馬奔騰間,蹄聲不再是雜亂的鼓點,而是匯成一片低沉、連綿,仿佛大地心臟劇烈搏動的轟鳴,震得牢姐羌的將士心膽俱裂。
陽光刺破云層,照射在五千鮮卑騎兵頗顯簡陋的鎧甲上。
他們伏低身體,緊貼在馬頸后,雙腿有力地踩踏著一個嶄新的、改變整個游牧民族歷史的戰爭神器--雙馬鐙。
這對看似尋常的金屬環,此刻卻賦予了鮮卑騎兵們前所未有的穩固與力量,雙腳牢牢嵌在馬鐙中,如同在大地上生了根一般,與座下戰馬真正融為一體。
腰背挺直,重心下沉,雙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再無需分神去夾緊馬腹以維持平衡,所有的力量、意志與殺戮技巧,都得以毫無保留的傾注于手中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全用雙手使用長距離武器,無疑讓騎兵的戰斗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距離敵陣兩百步時,一聲尖銳的骨哨撕裂空氣,五千鮮卑騎兵為之精神一振。
剎那間,騎兵們將身后的弓箭拿在手中,身體后仰,借助雙馬鐙的支撐穩穩拉開強弓。
“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箭矢帶著凄厲的尖嘯騰空而起,劃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線,精準地覆蓋向正在與自己先鋒軍拼殺的牢姐羌軍隊。
萬箭齊發,叮當作響,夾雜著中箭者的慘嚎,混亂的漣漪在敵軍陣線中蕩漾開來。
“哼!不出我之所料,陰險的鮮卑人果然還有后手,難道我們就沒有提前做好防備嗎?”牢姐羌首領冷哼一聲后,向身邊的傳令官立刻下令。
隨后牢姐羌的軍陣中,一個萬人方陣,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著武器,立刻向拓跋珪率領的五千鮮卑騎兵迎來。
拓跋珪率領的五千騎兵距離迎來的萬人方陣僅有一百步時,骨哨再鳴!
弓弦嗡鳴未絕,鮮卑騎兵們已閃電般將弓箭插入后背,瞬間拿起鞍旁的長槍。
他們借助雙馬鐙的支撐,身體前傾,腰胯發力,手臂將沉重的長槍穩穩端平,鋒銳的槍尖微微下垂,對準了向自己軍隊沖殺而來的牢姐羌萬人方陣。
胯下的戰馬感受到主人一往無前的意志,在鮮卑騎兵雙腿有力的夾擊和重心的引導下,爆發出最后的沖刺速度!
震天的戰吼在天空中猛烈炸響,壓過了風吼馬嘶!
當五千鮮卑騎兵與牢姐羌的萬人方陣距離僅剩五十步時,沖在最前方的鮮卑驍將,雙腿如鋼澆鐵鑄般踩踏住雙馬鐙,身體如同長在了馬背上,與坐騎的每一次躍動完美契合。
他雙臂肌肉賁張,當眼神鎖定一個敵方士兵時,雙手緊握的長槍立刻朝對方刺去。
牢姐羌的將士見到鮮卑騎兵竟然能雙手握槍,震驚之下,立刻露出驚慌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