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孫子在家里上躥下跳,陶玉書姐妹倆吵個沒完,陶母被這群不省心的吵的腦袋疼。這會兒陶父和大舅哥也剛下班,家里面烏泱烏泱的,三個大男人默契的對視了一眼,走出了家門。
抽著煙,林朝陽突然想起了送他煙的小舅子,說道:“也不知道杜峰那小子在南邊怎么樣了。”
陶杜兩家平時走動不算多,但當年患難見真情,關系自然不差。林朝陽突然提起杜峰,陶玉成有些唏噓的說道:“才剛19。”陶父抽著煙,”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這話說的沒錯,杜峰只是一個前去慰問演出的文藝兵,沒消息才是好消息,真要是有消息,只能是噩耗。
幾個大男人在單元門門口閑聊,這時樓下又下來個老同志。
“吳教授!”
來人正是之前林朝陽去蹭他課的吳祖緗,林朝陽跟老同志打了個招呼,主動上前遞了根煙。幾個男人默契的再次點了一根煙,沒過一會兒,單元門門口煙霧繚繞。到吃飯的時候,家里已經恢復了風平浪靜。吃完飯回到屋里,陶玉書將一封信拿出來,“家里來信了。”
上次過年前林二春夫妻給陶家郵來了一大包山貨,借著這個禮物,陶父決定了明年到東北認親家,還禮尚往來的給林二春夫妻也寄了一份禮物。
禮物是小年前后郵的,但卻是過年后到的,林二春夫妻倆收到禮物高興壞了。
他們高興的當然不是禮物,而是陶家的態度,而且林朝陽在信里也告訴了他們夫妻倆陶父的決定。
這半年來,林二春夫妻倆心里一直不踏實。
林朝陽和陶玉書回城,兒媳婦當然是好意,可她家呢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意見呢兒子去了燕京能不能適應在陶家會不會受氣往常的信件里,他們從來不提這些話題,怕的是讓林朝陽和陶玉書焦慮上火,年后的那封信和禮物算是徹底讓老兩口放下了心。
今天這封信已經是年后家里來的第二封信了,可信里還是會提到陶父送的禮物和隊里人的反應,一看就是出自張桂芹的手筆。
林朝陽的腦海中甚至能出現她對著隊里婦女大放厥詞的畫面,這才一份禮物,要是陶父帶著他們回了小楊屯,林朝陽估計小楊屯的天都能被張桂芹同志戳出個洞來。
想到這里,他的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幾分笑容。林朝陽正回信呢,陶玉書問他:“錢怎么辦”
過年前陶玉書郵了100塊錢給林二春夫妻,可轉過年,兩人又把錢郵了回來,還說林朝陽夫妻倆剛結婚,要用錢的地方太多。而他們夫妻倆在鄉下,想花錢都沒有花錢的地方。
林朝陽嘆了口氣,”等回去的時候給他們換成東西吧,你給他們郵錢,他們肯定是不會收的。換成東西,他們舍不得扔。”
陶玉書露出會心的笑容,就像她了解自己父母一樣,林朝陽對于自己父母同樣了解。“好。”
翌日上班,林朝陽沒去蹭課,老老實實的待在館里。中午吃飯的時候,林朝陽讓胡文瓊先去食堂,他自己在前臺盯著。
胡文瓊和杜蓉一起前往食堂,吃完了飯,兩人準備回圖書館,走到食堂門口,看到幾個學生在堆煤。
這年頭學生在學校參與勞動是家常便飯,兩人走過學生的身邊,一段對話飄進他們的耳中。“誒,你們真去圖書館看許靈均了他長什么樣”“挺普通一個人,沒什么出奇的。”
好奇心驅使著杜蓉停下了腳步,圖書館許靈均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