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今天一早,林朝陽家的電話被打爆了,來電的群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媒體的采訪邀請,另一類則是電影公司找他合作。
對于這些采訪邀請,林朝陽通通都拒絕了。
他又不想當明星,沒必要出那個風頭。
至于那些電影公司的合作邀約,林朝陽也都敷衍了過去。
在一眾給林朝陽打電話的人里,董橋算是最有正事的,他打電話的目的是為了約林朝陽談新作出版的事。
上個月林朝陽將《楚門的世界》手稿交給了李士非,花城出版社方面給出的計劃是在8月中旬出版。
這次《楚門的世界》出版,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了雜志發表這一過程。
以林朝陽如今的名氣,早已不需要雜志發表這一途徑來擴散新作的影響力。
而且雜志發表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作品出版后的銷量,以前拿千字稿費的時候銷量高低無所謂,可現在林朝陽拿的是版稅,每一份銷量的背后都是收入。
《楚門的世界》內地出版在即,香江這邊的出版也該提上日程了。
有了之前的幾次合作,新作的出版事宜談的很順利,依舊是20%的版稅率。
等談完了新作出版的事,董橋突然又跟林朝陽提出了采訪要求。
昨天的頒獎典禮上林朝陽蟬聯最佳編劇獎,也算是這屆金像獎最有話題性的獲獎者了,外面的媒體想采訪林朝陽都沒有機會,董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來都來了,林朝陽也不可能生硬的拒絕他的請求,只好答應了下來。
采訪這事不是董橋這個總編來負責的,兩人等待采訪的間隙,才有了剛才的那番對話。
又過了一會兒,《明報》方面的兩個記者來了,一個負責文字采訪,一個負責攝影。
負責文字采訪的名叫沈西城,留著兩撇小胡子,一臉精明,見到林朝陽十分熱絡的攀談起來。
熟悉了一會兒之后,正式進入采訪環節。
《明報》的格調在香江媒體中算是比較高的,因此沈西城的采訪提問也很正經,只是他時不時的就要賣弄一些學識,讓林朝陽有些不適應。
“林生蟬聯兩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現在新聞上已經有人給您冠以‘才子’之名,不知道您對這件事是如何看的?”
采訪進入到后半段,沈西城問出了一個頗為犀利的問題,眼神篤定,似乎想從林朝陽身上挖掘到一點具有話題性的內容。
林朝陽臉色輕松,沉吟了片刻才說道: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應該謙虛兩句。
不過每個人對才華的定義不一樣,對才子的評斷也是不同的。
有媒體因我寫的劇本獲獎了贊我是才子,那是媒體捧場,讀者和觀眾看到了一笑了之,我這個‘才子’本人也沒必要當真。
否則下回人家稱別人為‘才子’,我這個‘才子’興許心里還要發發酸。”
林朝陽回答問題的語氣幽默詼諧,輕飄飄的便將沈西城的伶俐提問給瓦解了。
沈西城是《明報》的記者,這次采訪林朝陽,當然也少不了要給《楚門的世界》這部即將出版的打打廣告。
何況已經確認了要改編成同名電影,這也是個宣傳點,因此沈西城又問了一些關于林朝陽跟明報出版社的合作問題。
采訪結束后,沈西城略感遺憾,他問的那些問題都被林朝陽舉重若輕的化解,不帶絲毫煙火氣,對于記者來說,這樣的采訪實在缺少爆點。
當然了,整個采訪過程是十分流暢的,林朝陽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爾的幽默和智慧的閃耀也給采訪過程增添了不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