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峰當時還去瞧過新鮮,他關注的重點是在二樓,據說這種模式是從國外傳過來的。
結果杜峰去了之后發現,大華二樓的生意并不如一樓,他去了好幾次都是如此。
“我分析啊,一個是大家的習慣還沒改過來,很多人去了二樓無所適從,有些不好意思。
再一個就是他們那二樓總丟東西,為了減少損失,超市門口經常站好幾個人嚴加盯防。
好家伙,去買個東西,被人跟看賊一樣看著,誰能好受啊!”
杜峰本以為大華的超市是個挺新穎的模式,結果去實地查看之后失望而歸。
再然后就是今年陶玉墨來香江了這幾個月,她偶爾會給家里人寫信。
信中難免提到在香江的生活,別看她二十多了,可性格跟上學那陣沒什么區別,信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香江的衣食玩樂這些東西。
杜峰好奇陶玉墨信里提到香江的賣場明明都門庭若市,怎么到了國內就不行了呢?
他這才帶著疑問來了香江,想考察一番。
“所以你是想開一家專門賣服裝的賣場?為什么不是開服裝店呢?”林朝陽問。
杜峰說道:“服裝店不行。我算過,真要是開服裝店,還不如我在秀水擺幾個攤呢,單獨一家服裝店,客流量能跟秀水比嗎?肯定比不了。
我要開這服裝賣場當然也算服裝店,但我想把規模做大,大到能吸引那些人想買衣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服裝賣場。
這樣不僅是能帶來客流,單價也可以提高上來。”
做了幾年生意,杜峰的生意經越來越精了,回答的滴水不漏。
林朝陽又問:“那你這服裝賣場,是全部自營?”
杜峰點頭,“對,全是自營。張羅那么大的場面,你讓我光收點租,我可不甘心。”
“這樣一來,風險可就大了。”林朝陽提醒道。
“做生意嘛,哪有不擔風險的?”杜峰的語氣輕松,透著股自信。
林朝陽調侃道:“杜老板有魄力!有實力!”
杜峰臉上的表情一變,嬉笑著說道:“嗐!我哪有什么實力啊,這不也是為了多賺點錢嘛。”
這兩年他倒騰電子表和服裝賺了三四十萬元,花了幾萬買了一輛豐田皇冠,另外相當一部分錢又被他投進了錄像廳里。
前后一年多時間,杜峰跟人合伙在燕京開了二十四家錄像廳,這些錄像廳表現也還不錯。
大多在半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之后每家店每個月都能提供千把塊錢的利潤,杜峰一個月躺著賺兩萬。
但在賺錢之余,杜峰也發現了問題。
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是林朝陽之前說過的競爭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錄像廳這門生意的地域局限性很大。
在燕京開的這二十四家店,目前已經是杜峰能夠掌控的極限了。
他今年嘗試過到天津去開錄像廳,可錄像廳這種生意少不得要跟社會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離開了燕京的地界,很多事他操作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這倒不是說就不能去外地開了,而是必須要去那些他能夠伸的上手的地方,這樣一來,局限自然就大了,這門生意未來的想象空間也就小了。
“錄像廳我還得接著干,這也是個穩定的現金流,以后就慢慢發展吧,能走到哪一部算哪一步。
服裝這門生意,我覺得潛力是要遠遠大于錄像廳的。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位,我這回就想搞個大的。”
說到這里,杜峰看向林朝陽,臉上露出略顯諂媚的笑容,“姐夫,我這回的想法有點宏偉,要不你也入一股支持支持我吧!”
圖窮匕見,杜峰來香江要考察不假,但恐怕讓林朝陽支持他的計劃才是更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