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在燕師大時也算是風云人物,小佟認識她也不奇怪。
林朝陽瞟了一眼桌牌,問道:“你這個‘蘇佟’是筆名還是大名啊?”
“筆名。”
林朝陽做出回憶狀,“有點眼熟,你之前是不是給《人民文學》投過稿啊?”
“是,當時還是陶師姐經手的,沒過稿,她還特地給我寫了封信鼓勵我。”蘇佟說道。
林朝陽笑了起來,“怪不得有印象。我想起來了,你那篇稿子她還給我看過,東西寫的不錯,有靈氣。”
蘇佟聞言有些受寵若驚,忙謙虛了兩句。
“當時她還說你再多鍛煉鍛煉,以后一定能寫出來。”
“是,師姐在信里也是這么跟我說的,沒想到她辭職辭的那么突然。”
陶玉書辭職前交接工作,特地給自己負責的那些作者都寫了封信告知情況,讓他們以后跟接手的同事聯絡。
“特殊情況。”林朝陽說了一句,又邀請道:“今天下午沒事去家里坐坐,吃頓飯吧。”
蘇佟內心一下子雀躍起來,沒想到還能去林朝陽家蹭頓飯。
這個時候李拓湊了上來,“要吃飯嗎?”
“不是要離遠點嗎?”林朝陽揶揄道。
“嗐,我這不也是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嘛,要不然小佟哪有機會跟你這個師姐夫坐一起啊!
你說是吧?小佟。”
蘇佟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林朝陽笑著說道:“不用理他,這人主業就是蹭飯。”
三人正說笑的時候,對面突然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吸引了會議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家望過去,只見一個圓臉小胖子跟一個看起來二十多歲的短發女同志坐在那里,不知道小胖子說了什么笑話,逗的女同志花枝亂顫。
從進門起,林朝陽就注意到了圓臉小胖子,盡管一身軍裝,但仍無法掩飾他那一身悶騷,因為他身前的桌牌寫的是“王碩”。
至于另一位被他逗的花枝亂顫的女同志,是市里宣傳部門文藝處的干事陸穎。
《十月》是燕京出版社旗下的雜志,燕京出版社又歸燕京市宣傳部門負責,所以她出現在座談會現場倒不奇怪。
座談會開始前,大家寒暄聊天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不過王碩和陸穎兩人畢竟男女有別,在這樣的場合里表現的太過隨意,立刻引來了大家的側目。
兩人也意識到問題,停止了說笑。
今天的座談會是由《十月》主辦的,來參加的也多是青年作家,相較于文協組織的會議氣氛要輕松愉快很多。
除了有王碩、蘇佟這兩個未來名人,在場林朝陽的熟人還有鐘阿誠、陳健功,一番寒暄后座談會正式開始。
說是座談會,但實際上更像是交流創作經驗,有點類似于頭腦風暴,會議開始不到半個小時,氣氛十分熱鬧。
王碩嘴皮子溜,發言來一套一套的,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
他在在場的作家里屬于資歷最淺的那一撥里的,入行不到兩年,現在只發表了三篇。
據他自己所說,他現在正在寫一個中篇,“應該能成”,所謂“應該能成”自然是指發表后會取得一定的反響。
在場不少人對他這種過分自信嗤之以鼻,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群搞文字工作的人聚在一起,指望誰對誰俯首稱臣,那是不可能的。
今天在場唯一能夠讓絕大多數人服氣的,可能也就是不聲不響的林朝陽了。
大家都是青年作家,年歲大多相仿,不管是從著作的豐富程度還是從影響力上來說,林朝陽可碾壓了在場所有作家。
客觀事實擺在這里,即便是有人不服氣也沒用。
“……你們看過《上帝的筆誤》和《擰緊螺絲》嗎?我將來要寫一部帶有偵探意味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單立人》,最好是能改編個電視劇。”